第05版:两会特刊 2025年01月16日

镇江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剧

绘好空间规划“一张图” 奏响要素保障“主题曲”

  镇江市域国土空间总体格局规划图。

  第34个全国“土地日”现场宣传活动。

  镇江首批中介机构不动产登记“一站式”便民服务点授牌。

  

  

  

  润州区、扬州市和丹徒区分获自然资源节约集约殊荣,句容集体林权改革做法获国家林草局官网推介,哈汽重燃及核电装备生产制造基地项目建设创下我市项目推进3项新速度……

  过去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省自然资源厅的正确领导下,镇江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全面开展以“提能力、提效率、提业绩,争先进位”为主题的“三提一争”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全局上下尤其是广大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砥砺奋进,能力素质持续提升,工作作风不断优化,争先创优氛围浓厚,优空间、促集约、护资源、强服务,为谱写“镇江很有前途”现代化新篇章提供有力的要素支撑。

  

  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

  

  城乡建设,规划先行。2024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推进详细规划编制全覆盖,完成中心城区内26个编制单元238平方公里及中心城区外13个编制单元126平方公里详细规划编制工作,中心城区内的编制单元已获市政府批准。实现村庄规划全覆盖,紧扣“高水平”和“能落地”两个关键词,围绕省自然资源厅巡回指导组提出的问题和意见,迅速出台《全市推进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的实施意见》,完成382个实用性村庄规划和各市、区“通则式”规划的编制及报批工作。推进分区规划、镇级规划编制,5个区的分区规划和5个试点镇级国土空间规划经市规委会审查后,全部通过市政府批准实施。同时总结试点镇经验,继续推进其他有条件和有需求的镇开展规划编制工作。印发《镇江市国土空间专项规划管理办法》《镇江市市级国土空间专项规划目录清单》,出台了专项规划审查核对和入库办法、数据库制作标准以及审查工作规程3个配套文件,构建全市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

  

  下好项目要素保障“先手棋”

  

  重大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做好要素保障服务是项目落地生根的前提。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支持全市产业园区优化调整完善工作,共优化空间38.9平方公里,增加发展空间4.88平方公里,有力支持了产业发展的空间需求。出台了《镇江市用地用林并联审查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推进统一报件受理、联合现场查验、并联审查等全流程业务融合,切实提升项目用地用林要素保障服务效率。2024年,我市列入省级重大项目16个、省民间投资重点产业项目9个,均已保障到位;市级重大项目310个,已保障到位291个,保障率为94%。全市共审查批准111个用地批次6512.47亩,审核上报使用36个用林批次625.64亩。批准了8个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涉及57个片区,土地总面积3.55万亩。

  推进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全市供应各类建设用地596宗18650.17亩,盘活批而未供土地8824亩、低效用地7254亩、闲置土地6400亩。全市新增工业用地容积率一般不低于1.5,采取弹性出让方式供地27宗1140.25亩,采取“标准地”模式供应23宗1117.93亩,有效提高工业用地利用效率。丹阳市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挂牌上市8期16宗地块,土地面积67.49亩。润州区荣获2023年度江苏省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模范县(市、区)称号,扬中市荣获2023年度江苏省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资金奖励地区,丹徒区荣获2023年度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进步奖称号。

  

  争当生态保护修复“模范生”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持续推进生态修复治理,全力做好第二轮第三批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第三轮第三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涉及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有关问题整改工作;持续推进2023年度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核实处置工作中承诺耕地“出土长苗”,圆满完成2023年度耕地保护考核工作,丹阳市局获得2023年度全市耕地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句容后白镇、扬中新坝镇获得2024年度省级耕地保护激励;加大国土综合整治力度,全年新增耕地占补平衡指标4834亩;有序推进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完成修复面积1500亩,句容市完成全国采矿损毁土地现状调查试点工作;筹集各方资金8000余万元,完成新增国债资金地质灾害治理项目1个、省地勘基金项目2个,其他资金项目11个。提升国土绿化水平,完成全市造林绿化总面积1.9万亩,新增24个省级绿美村庄,完成森林抚育面积2.01万亩,报送的《低碳“十二载”,镇江执“绿”为笔》荣获2024年度省林业局“绿色同行 ‘碳’寻未来”征文三等奖。

  推进湿地保护修复,修复湿地1007亩,新建湿地保护小区5个。强化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开工建设镇江长江豚类省级自然保护区江豚观测平台项目。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加拿大一枝黄花集中清理除治、松材线虫病综合治理、美国白蛾预警监测及森林白蚁无公害防治示范区建设都取得明显成效,润州区、高新区2个疫区和句容市茅山镇1个疫点顺利通过省林业局组织的撤销查定,丹徒区被评为全国先进国家级中心测报点,市林检站1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测报员。深化推行集体林权改革,推动句容先行先试,试点成效在省林业局、国家林草局政府网站予以报道。宣传稿件《镇江长江豚类省级保护区加入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被评为2023年度中国地市报优秀新闻作品消息类二等奖。

  

  

  打好优化营商环境“组合拳”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持续打造“镇合意·自然行”品牌特色,出台了《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镇合意·自然行”优化营商环境2024年行动方案》。建立全市统一的不动产登记平台,实现了市级“总对总”、辖市“数据通”、收件同标准、窗口同服务的“镇易登”服务新模式,与税务部门共享信息4.97万次,提供多渠道业务查询1.86万次,共办理各类登记业务11.64万件。架设“长三角跨城通办虚拟专窗”“一件事一次办专窗”,实现与金融、公证、法院等部门开展业务10万余次。开展房屋“以旧换新”工作和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主动对接工业企业、重大项目共274次,为114家企业项目办理“交地即发证”业务,为17个项目办理“竣工即发证”,为企业项目提供1715笔“无还本续贷”抵押登记服务,涉及抵押金额60.76亿元。市不动产登记交易中心授权市区主要中介服务机构代为开展不动产登记业务,实现二手房买卖全流程的“一站式”办理。

  充分发挥重大项目专班和审批“绿色通道”作用,哈汽重燃及核电装备生产制造基地项目建设创下我市项目推进3项新速度:获得省政府土地农转用批文仅用时28天;项目报建3小时内完成“五证联发”,实现“拿地即开工”;从签约到开工仅用时88天。探索工业用地转移预告登记,推动工业地产“竣备即发证”“发证即分割、分割即达效”,创新工业地产登记新模式。

  全力攻坚保交楼、保交房项目登记发证,累计化解保交楼项目12978户、保交房项目8837户、群众身边的不动产“办证难”历史遗留问题958户。市不动产登记交易中心与市档案局开展的明清地契联合开发工作受到市委书记马明龙批示表扬。“不动产单元代码进合同、预告登记一键办”“地质灾害区域评估一键通”两项工作成为2024年第二批镇江市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案例。宣传稿件《历史遗留问题不再“老大难”“办不成事”窗口切实解决办证难题》被评为2023年度中国地市报优秀新闻作品消息类优秀奖。

  

  翻篇归零再出发,只争朝夕启新程。站在新的起点,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市党代会、市“两会”精神,铆足干劲、奋楫笃行,积极探索新思路、实现新突破、取得新业绩,为奋力推动镇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方良龙)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关于我们| 广告报价|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镇江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