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韵 沙冬梅 刘怡 陈海燕
2024年12月28日,丹徒区委十四届九次全会举行。连日来,丹徒各地各部门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大家纷纷表示,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区委十四届九次全会精神上来,真抓实干、接续奋斗,扎实稳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丹徒新实践。
丹徒区宜城街道将聚焦“五个突出”,实现“五大突破”,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突出城市定位,在谋划经济发展上实现新突破。深入开展“1+N”组团招商,提升项目招引质效;推进宜城科创园二期、西麓工业园转型等4个建设项目落地;做强宝龙商圈,用好新城消费专线,扩大内需提振消费。突出基层治理,在维护发展大局上实现新突破。建好用好“宜之家”党群服务站,提高业委会、物管会建设水平;推进信访矛盾源头治理,攻坚化解信访积案;深化城市管理工作,开展“三大老旧市场”专项整治。突出城乡融合,在促进协调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加大耕地保护力度,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保障经营性地块挂牌交地,加速城中村改造;推进“333”雨污分流、西麓集镇污水管网改造工程建设。突出共建共享,在增进民生福祉上实现新突破。推进社区卫生院CT检测中心、山水半岛“邻里中心”、西麓村康养一体化项目建设;继续办好全民阅读、“社区周周乐”等系列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突出党建引领,在锻造过硬队伍上实现新突破。加强党工委班子自身建设,强化党员干部管理,把党纪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工作实效。
丹徒区高资街道将围绕服务保障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进一步优化机制体制、拓展发展空间、提升保障水平,努力当好融合发展的护航员。
构建融合发展新机制。进一步理顺开发区与街道管理机制体制,加快成立开发区、街道高质量融合发展工作专班,构建“街道定企业、园区定村组”的融合发展机制,促进园区、街道、企业、村组深度融合,形成“一盘棋”,打好“融合牌”。拓展融合发展新空间。围绕打造G312创新走廊以及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结合G312路域环境整治,深度谋划G312沿线500米范围内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推进石粉、石雕、建材等传统产业综合整治,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同时做好土地整理文章,积极盘活闲置资源,挖掘存量,全力为开发区腾出发展空间。提升融合发展新水平。全面承接开发区社会事务移交,专注社会治理和民生服务职责,提升治理水平,保障开发区轻装上阵、一门心思忙发展;立足自身,加快盘活街道闲置资源,发展新质生产力,增加自身造血功能,减少对开发区的依赖;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高站位协调好园区发展和项目建设中矛盾难题,做到服务“无处不在”“无事不扰”,当好服务发展和服务企业的“店小二”。
丹徒区江心园区将发扬改革创新精神,锚定目标,坚定信心,鼓足干劲,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
立足自身,做好生态保护“后半篇文章”。以更高的政治站位,巩固好在生态保护、特别是长江大保护方面的成果;大力发展高效农业,扶持新型农产品更新迭代,提升园区农产品品质。立足全局,为丹徒发展贡献江心力量。继续落实好“城市后花园”的发展定位,以生态环境作为突破口,以“柑橘”等高效农业品牌和“江豚”生态物种地标为重要宣传元素,让江心成为全区生态保护的排头兵。立足队伍,提升园区干部队伍战斗力。激发基层组织新活力,注重吸收一批思想政治素质好、致富能力强、善于管理、敢于创新的“新农人”进入党组织,培育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党员工作队伍。激发基层治理创造力,通过智慧党建、田园党建、党组织生活馆等品牌建设,以“服务解民忧、党建促发展”为纽带,充分发挥党员的先进性,带动农民致富。激发基层队伍战斗力,以党建催效能,全面提升党员干部的精气神,在新起点、新赛道上展现新面貌、新气象。
丹徒荣炳盐资源区将按照“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为主导,做强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园”的发展要求,努力实现主导产业创新发展更高提升、三产融合协同发展更高提升、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更高提升。
打造产与城融合,在做强“产业链”中增进发展动力。深入推进提级管理园区建设,聚焦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主导产业,加快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园区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在2024年翻倍增长的基础上实现翻番再增长;全方位推进盐穴综合利用,打造南部板块新能源产业集群,建设新能源特色小镇。突出农文旅融合,在接染“山水画”中点亮生态底色。全面融入大茅山旅游度假区,规划以“五湖五库”串联成线的荣炳农文旅核心线路;围绕荣炳红色文化和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借助数字化手段、沉浸式体验讲好红色故事,实现红色文化赋能文旅产业发展。聚焦便与利融合,在打造“幸福镇”中创新民生服务。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创建创成西山省级特色田园乡村;聚力基础设施再提升,建设新能源汽车超级充电服务中心等新能源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卫生院医疗环境,支持睦邻养老服务中心、精神障碍康复点、“家门口慈善”等多种普惠服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