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朱婕)改革攻坚怎么干?近日召开的全市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提出了“八个持续发力”,明确抓项目、强产业、建园区、优环境、调结构、惠民生、固基础、稳增长等8项工作的线路图。
在抓项目、扩投资上持续发力,积蓄发展后劲。会议提出了推动项目建设提速、项目服务提效、有效投资提升、工作机制提优等4条具体路径,通过发挥重大项目的“压舱石”作用,努力推动形成更多工程量、实物量、投资量。
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谈沁磊表示,发改部门将坚持“市-县-园区”三级联动,紧盯21个省重大项目和351个市重大项目,坚持“24干将”每周调度和重点问题联审会办, “穿透式”破解制约项目的用地、环保、融资等问题,以16 条具体措施全链条推动重大项目加快开工实施,确保省、市重大项目上半年开工率超85%,三季度全部开工,全年完成投资610亿元以上。
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将进一步加力扩围,支持比例将进一步提高。对此,各条线、各板块将深入分析政策变化,做实做细项目储备和前期工作,全力以赴争取各类支持;开展“民间投资项目提升行动”, 明确民间资本参与重大基础设施、重大项目、重点产业项目建设路径,落实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
谈沁磊介绍,发改系统同时将聚焦未来产业、重点链群、服务业等关键领域,在强产业、添动能上持续发力。“围绕发改部门牵头的医疗器械和生物医疗、新能源(新型电力装备)等重点产业链,以特色活动为载体,加强产业链、供应链、人才链的供需对接,重点抓好企业帮扶、资金政策争取、人才招引等一系列企业最有获得感的关键事项,为链群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拓展战略空间,在建园区、谋发展上持续发力同样值得期待。今年“大党工委”制度将实质化运行,“三张清单”进一步优化,力争省级开发园区实现省重大项目全覆盖。同时,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宁镇扬一体化、大湾区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以G312产业创新走廊建设为主线,积极承接各类先进产业和创新资源。
此外,发改系统将坚持精准发力,优化营商环境,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深化改革措施,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加快“双碳”转型,建立绿色能源体系,完善“双碳”转型支撑体系,构建环境保护联动机制;筑牢发展根基,增进民生福祉,加强保供稳价,保障粮食安全,守牢安全底线;深化军地融合,健全动员体系,优化人防工程管理,提升军民融合发展成效;全力争先进位,在稳增长、优服务上持续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