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志奎
本报通讯员 谢超
新年新气象,走进江苏汇鼎光学眼镜有限公司,忙碌的自动化生产线上,一片片1.5厘米厚的树脂镜片毛坯“乘坐”传送带进入研磨机。伴随着飞溅的水花和“滋滋滋”的机器运转声,3把刀头从不同角度和位置快速切削——40秒钟,一片定制化的眼镜片研磨完毕。
安装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上马自动化生产线,优化能源统计,建立节能降耗目标责任制,将节能意识贯彻到全流程……汇鼎光学响应能耗“双控”目标要求,不断深化技术创新与节能改造,从生产过程每个环节入手,全方位推进节能低碳和绿色发展。
落户镇江8年,从最初的镜片整合供应商到建立自己的生产线,从传统的镜片制造企业转变为眼健康服务机构整体方案服务商,从传统产品阵容到终端服务体系完善,汇鼎光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多措并举,逆流而上,一举收获老花镜品牌全国排名第二、防蓝光镜片领域第一的骄人成绩,并以8.3%的市场份额跻身国内镜片销量前四。
在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下,汇鼎光学实施一系列创新性节能项目,推进眼镜镜片清洗机的废水热能回收,成功实现资源二次利用,大幅降低了能耗。企业通过新建智能化镜片生产车间,采用全自动生产线、热能转换器、EMS系统等先进高效能设备,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减少了资源浪费和碳排放,年可节电约9万千瓦时,节能11.06吨标煤。此外,企业还在厂区屋顶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利用太阳能发电,进一步降低工厂碳足迹。由此,企业去年也成功入选市级绿色工厂。
“目前在手订单较为充足,实现满负荷生产。”汇鼎光学行政中心高级总监杨姝颖告诉记者,2024年企业业绩实现逆势增长,特别是自研的自由环曲面镜片,增长态势明显,体现了国产镜片的优势。自创立之初,汇鼎光学便在个性化定制镜片领域潜心耕耘,凭借持续创新能力与卓越品质管控,目前已成功跻身国内车房镜片制造行业的领先品牌之列,去年,仅专利授权就获得了15项,其中7项为发明专利。
“立足市场、享誉业内,只有通过持续的创新和优化,不断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杨姝颖以拳头产品自由环曲面镜片为例介绍道,它除了能大幅提升人眼可视清晰视野范围,最大限度减少人眼最为敏感的斜向像差,还能有效消除镜片周边畸变现象,确保镜片的光学性能从中心到周边都能达到最优视觉体验,一经推出便获得客户和消费者的一致好评。
随着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国内镜片市场正在经历一场深刻变革。“未来企业发展更加依赖于绿色转型和技术创新。今年下半年,我们新建的研发大楼将投入使用,通过坚定走创新发展的道路,持续为客户提供高质量、个性化的产品。”杨姝颖坦言,这将驱动企业进一步补短板、强内功,提升核心竞争优势,为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