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罗仪婵 孙畅
本报记者 林兰
“老沈,我们来看您啦!”近日,京口区象山街道象山社区党总支书记史勰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上门看望卧病在床的老党员沈爷爷,为他送上慰问和祝福,并告诉他有困难找社区,社区党总支永远是他坚实的后盾。沈爷爷动情地说:“我长期卧床,不能按时参加党组织活动,但能感受到组织的关心和支持,很幸福。”
在象山社区,有以史勰为代表的一群女性,她们将对社区的热爱化作每一次贴心的举动,也因此成为社区居民的“知心人”和基层治理的“主心骨”。她们用实际行动诠释“妇女能顶半边天”的深刻内涵,为社区的团结、和谐、发展贡献着“她”力量。
党建征程“她”先行
凝聚红色向心力
作为象山社区党建“带头人”,史勰积极探索创新基层治理模式,将社区党组织的“末梢神经”延伸至城市治理的“基础单元”。
党总支成立了“小史工作室”,由史勰领头,吸纳党员志愿者,凝聚红色向心力,倾听居民诉求,帮助解决居民最直接、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工作室设置微信公众号和微信群,提供暖心聊天、法律知识咨询、数字服务代办等服务。子品牌“小史说法”,集合法律顾问、普法志愿者,提供全方位法治文化服务。社区建成法治长廊,以漫画形式宣传法律知识,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居民法治意识。
截至目前,“小史工作室”累计解决邻里纠纷325起、物业投诉284起、家庭矛盾123起,组织各类妇女儿童活动92场、法律咨询190人次、普法宣传38场。在史勰的带领下,象山社区象山花园三区网格党支部被评为“五星党支部”。
志愿路上“她”身影
传递温暖正能量
“冯姐姐,这道题怎么做呀?”“冯姐姐,这个灯笼我总是粘不好,你能帮帮我吗?”在象山社区,总能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她就是90后“巾帼芳苑”志愿者冯歆韵,每次她一出现,身边总是会围绕着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
去年夏天,冯歆韵听说社区开设了“家门口”爱心暑托班,就利用业余时间自发到活动室打扫卫生,为困境儿童准备午饭、辅导作业、协助做手工,助力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
记者采访获悉,2018年,社区成立了“巾帼芳苑”志愿服务团队。这支服务队,凝聚了一批服务居民的女性志愿者,其中有网格长、教师、律师等。6年多来,“巾帼芳苑”服务队共开展基层党建服务主题活动35场,提供社区就业培训服务60场,开展妇女议事会15次,举办维权法律讲座12次,用实际行动给居民带来温暖和关爱,激励着更多女性朋友加入志愿服务的行列中来。
文化舞台“她”出彩
点亮社区新活力
“象山社区开设共享直播间啦!”喜讯传来,辖区居民们都欣喜万分。
为了进一步加强社区和居民的联系,去年社区开设了共享直播间,为居民们搭设了全新的互动桥梁。直播内容包括才艺展示、知识讲座、生活分享、活动预告、义诊福利等,居民朋友还可以参与实时互动。去年国庆节,社区举办了一场“喜庆嘉年华·欢乐颂中华”共享直播,让无法到达活动现场的居民,足不出户就能感受到欢庆的热闹氛围。
这一切都得益于社区工作者万伟的“金点子”“快行动”“实举措”,让象山社区共享直播间新鲜出炉。作为社区的新成员,她带着对社区建设的热忱,一头扎进文化活动策划中。围绕社区“一老一小”,她充分整合“五老”资源,联合江苏大学、八叉巷小学、完达山乳业等,强化校社共建、社企共建,成功开展了“多彩民族风·华彩霓裳秀”“暖冬忆旧岁·华彩启新程”等线下活动与共享直播间线上良性互动,成功点燃了居民们的参与热情。去年一年,象山社区共开展文化娱乐活动18次,线上、线下覆盖居民达90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