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 2025年03月10日

好的营商环境要做到“三个直”

  

  

  

  辛平

  “让企业有获得感就要做到直面场景、直击堵点、直达人心。”在前不久市委、市政府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市委书记马明龙语重心长地提出,千方百计激发民营企业发展内生动力,关键是要扎扎实实解决好民营企业的“急难愁盼”,用心用情营造好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让他们有“如沐春风”的体验感、“如鱼得水”的获得感、“如鸟归巢”的安全感、“雪中送炭”的幸福感。营造“四感”营商环境,方法就是“三个直”。

  什么叫直面场景?就是制定惠企政策、落实惠企举措不能太宽泛,要聚焦具体场景、解决具体问题。比如,国家、省正在大力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就是针对具体办事场景开展的职能整合和流程再造。我们既要把上级部署的“一件事”落实到位,还要积极拓展镇江特色“一件事”。再比如,现在惠企政策很多,有些改革涉及内容比较复杂,不少企业表示看不懂、不知道自己能不能享受。我们就要主动帮助企业找政策场景,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推动惠企政策从“直达快享”向“免申即享”进化。最近媒体报道杭州营商环境的案例很多,其中就有这样一个案例。粉象生活创始人李红星说,他在办完相关补贴业务后,又被工作人员及时提醒去隔壁教育窗口问问子女入学的事情。“工作人员在帮你办一件事的时候,会帮你想着有没有第二、第三件事可以一次性办完,生怕你会跑第二趟。”这就是杭州的营商环境。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由一个个办事者的“亲历场景”堆集起来的。

  如何理解直击堵点?如果认为还是要打通制度上的“肠梗阻”,那就落后了。破除“玻璃门”“弹簧门”,让各种支持民营企业的政策“一竿子到底”只是基本要求。把握直击堵点的关键,就是要做到区别对待、精准施策。一般而言,不同成长阶段、不同类型的企业往往面临着不同的困难和压力,我们要做到量体裁衣、对症下药,更加精准有效解决“成长中的烦恼”。就像身体里的血管,一旦堵塞就要精准找到堵点、放置支架,把“堵点”打通,服务企业也一定要直击不同企业不同阶段的“堵点”“难点”,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点子上、让企业有获得感。

  直达人心是衡量营商环境的最高标准。企业家是用脚投票的,好的营商环境既需要“真金白银”的政策支持,更需要“真心实意”的周到服务。如何在工作中做到“直达人心”?就是对于事关民营企业发展的大事要全力办,小事快速办、高效办。要始终站在投资者和企业家的角度考量事情,工作中不能机械套用制度规定,简单做“不能办”的技术判断,要认真研究制度规定,多去做“怎么办”的价值判断;在办事流程不够明晰的情况下,不能相互推脱“让他办”,而要共同商量“一起办”。总而言之,就是要把准制度设计的“初心”,在不违反制度原则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将“镇江所有”与“企业所需”有机结合起来,拿出最优的保障、最大的诚意,推动人才、土地、能耗、资本、绿电等优质要素为企业所用,用“服务用心”换取“企业顺心”。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关于我们| 广告报价|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镇江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