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马红玉 记者 蒋丽)“走,一起磨剪刀去!”3月5日上午,在扬中市三茅街道长江花城社区广场上,乐声阵阵,热闹非凡,一场别开生面的大型便民活动在这里举行,吸引了辖区内大量居民踊跃参与,处处洋溢着互帮互助的温暖气息。
活动现场,各类便民摊位星罗棋布,为居民们提供了全方位的贴心服务。在磨刀摊位前,师傅们熟练地操作着工具,不一会儿,一把把钝旧的刀具便重新变得锋利无比;修雨伞的摊位上,师傅专注地检查着伞具的破损处,熟练地更换零件、修补伞面,让一把把“受伤”的雨伞重焕生机;缝补衣物的摊位前,针线飞舞,师傅凭借精湛的技艺,将衣物上的破洞、裂缝巧妙修复。理发区域同样热闹非凡,理发师们用心地为居民修剪头发,根据每个人的需求打造出满意的发型。医疗义诊摊位前,医护人员为居民量血压、测血糖,仔细询问身体状况,并给出专业的健康指导。
其中,“浓农帮帮团”的“浓农集市”摊位格外引人注目,摊位上摆放的草莓、土鸡蛋等农产品吸引了不少居民前来选购(见图 蒋丽 摄)。这个由街道志愿者组成的团队,一直致力于帮助本地农户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他们利用线上平台,宣传推广本地新鲜农产品,在社区内设置固定销售点。如今,居民们足不出社区,就能购买到物美价廉的农产品,农户们也不再为销售发愁。这一常态化的助农举措,实现了居民与农户的双赢。“今天现场准备了60份草莓,近200斤,都已经卖出去了,现场没买到的居民都能线上下单购买。”利源家庭农场的负责人顾从介绍。
在三茅街道,学雷锋早已摆脱了短暂热潮的局限,深深扎根于居民的日常生活,化作常态化的志愿服务,为社区不断注入温暖与活力,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全新光彩。自2023年以来,三茅街道秉持“一站一品”“一队一特”的工作理念,紧紧围绕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全力打造了一批既接地气、又聚人气的志愿服务项目:长江花城社区每月一期的“便民星期三”志愿服务,像一场温暖的春风,定期为居民带来便利与关怀;建设社区的“幸福邻里微课堂”,如同一座知识的桥梁,让邻里关系更加和谐融洽;永勤村的“双积分”管理项目,为助力人居环境和乡风文明“双提升”注入了强大动力,成为乡村振兴的新亮点……这些品牌项目都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为三茅街道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带来了积极的改变。今年,三茅街道还将联合鑫雨亲子服务中心,精心打造“读家·悟风”公益阅读项目。以阅读为巧妙切入点,围绕春夏秋冬四季展开,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将优秀的家风理念像春风化雨般传递到基层的每个家庭。
“我们始终秉持着将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的理念,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不断拓展志愿服务的领域与形式。希望通过这些点滴行动,让每一位居民都能感受到雷锋精神的力量,共同营造温馨和谐的社区家园。”扬中市三茅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学雷锋“日常化”的志愿服务正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改变着街道的面貌,让雷锋精神如同一盏明灯,照亮街道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为居民们带来更多的获得感与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