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草长莺飞,又到了播种新绿的季节。今年是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44周年,3月12日是第47个中国植树节。
去年我市开展线上线下义务植树活动85场次,1.8万人次参加义务植树劳动。全市累计完成造林总面积1.9万亩,森林抚育面积2.01万亩,新建、改造提升省级绿美村庄24个。2025年,全市计划完成造林绿化1.6万亩,新建、改造提升省级绿美村庄23个。
植树节前后,市民朋友可自行前往当地政府公布的义务植树尽责点植树,也可以通过造林绿化、抚育管护、认种认养、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履职尽责,为美丽镇江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保护引领出实招 绿色为底展新颜
统筹抓好深化改革与激发活力。多措并举,持续推深做实林长制。市级总林长率先示范引领、带头履职尽责,马明龙书记、徐曙海市长联合签发镇江市总林长令《关于推进新时代林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动员令》,为全市深化林长制改革指明方向。马明龙书记、徐曙海市长带头巡林调研林业工作,各级林长履职尽责,深入责任区域开展巡林210余人次。市政府专题召开全市林长制工作会议,部署林长制年度重点工作。全市创新打造了8个林长制主题公园,依托主题公园组织宣传活动20余次。试点先行,巩固深化集体林权改革。推选句容市茅山风景区管委会马埂村、下蜀镇空青村作为深化集体林权改革试点村,试点单位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可示范的改革经验做法,试点工作得到省林业局肯定,试点成效在省林业局、国家林草局网站予以报道。
统筹抓好规模增长与质量提升。国土绿化增质效,2024年全市累计完成造林总面积1.9万亩;新造长江沿岸景观防护林334.6亩,实施森林质量提升506.7亩;实施退化林修复和低效林改造7612亩,森林抚育面积2.01万亩。倡导全民义务植树,开展线上线下义务植树活动85场次,1.8万人次参加义务植树劳动。村庄绿化提颜值,全市新建、改造提升省级绿美村庄24个。森林步道沐身心,韦岗高骊山森林步道、宝华山森林步道、仑山湖高骊山森林步道被列入2024年度省级森林步道(省级民生实事)建设项目,3条步道均已完成主体步道建设,让社会公众可以更好地亲近大自然,畅享绿色森林带来的生态福利。
统筹抓好预防为先与灾害治理。防患未“燃”,绷紧森林防火“责任弦”。排查整改火灾隐患80余处,制止违规用火28起,发送整改通知书11份。森林防灭火形势保持稳定向好态势,森林火灾年控制率在1.2公顷/次以下、受害率在0.3‰以下,全市已连续17年没有发生较大及以上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件。科学防控,打好生物安全“攻坚战”。2024年全市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19.3568万亩,监测覆盖率达99.23%,成灾率17.89‰,无公害防治率94.89%,全市松材线虫病发生面积和病死树数量己实现连续16年“双下降”,全面完成了松材线虫病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年度防治任务。
统筹抓好资源保护与保障发展。实施“五个强化”:一是强化林地资源保护管理,依法依规开展林木采伐、使用林地审核审批,未出现违法违规审核审批现象。二是强化湿地资源保护管理,各市(区)共上报完成湿地修复1106亩,新建湿地保护小区5个,新增湿地保护面积537公顷。三是强化自然保护地管理,编制完成《镇江长江豚类省级自然保护区周边生态空间保护与利用研究》,推进镇江长江豚类省级自然保护区江豚观测平台建设。四是强化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开展古树名木普查,市住建局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普查古树共计558株(含古树群1个6株)、名木11株;强化古树名木抢救复壮,重点对句容、丹阳、丹徒等17株古树名木进行了保护复壮。五是强化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开展“清风行动2024”“网盾行动2024”等,重点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活动和非法猎捕;做好野生动物收容救护,累计救护陆生野生动物437只。做到“两个保障”:一是用林保障到位,审核上报使用林地项目36批次41.7095公顷,重点保障了扬溧高速公路改扩建、输变电线路工程、练湖水环境整治等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民生项目及苏南储备库建设等重大产业项目。二是服务保障到位,推动用地用林联合审批,指导做好用地用林并联审查前期工作,为下一步林地权限委托或下放做好承接。
统筹抓好特色林业与产业发展。壮大林业龙头企业,进一步推动木材加工企业向规模化、集团化、国际化迈进,全市现有国家级林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3家。推动林草特色产业发展,加强4个林木良种基地、1个种质资源库、1个保障性苗圃和27个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建设和管理,积极推进特色经济林、林下经济、生态旅游等特色林草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助力乡村振兴。打造森林旅游产业,依托林业资源大力发展观光旅游与休闲康养产业,形成了句容樱花节、郁金香节、伏热花海等乡村生态旅游品牌。
今年计划完成造林绿化1.6万亩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我市将坚定信心,实干笃行,一步一个脚印推动林业目标任务落实,确保“十四五”圆满收官。
坚持高位推动,健全完善林长制运行体系与机制。结合2025年度林长制工作要点及上级下达林业工作任务,召开林长制工作会议,组织林长巡林调研,确保林业高质量发展落地生效。
坚持高质增绿,着力提升生态修复质量与水平。2025年计划完成造林绿化1.6万亩,新建、改造提升省级绿美村庄23个。重点开展森林抚育、低效林改造和退化林修复,持续推进森林质量提升。广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拓宽全民义务植树尽责形式。
坚持高标护绿,切实抓好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规范生态公益林管理,加强林地分级分类保护,做好湿地面积总量管控。建立健全自然保护地体系,进一步提升自然保护地管护水平。深入推进松材线虫病五年攻坚行动,巩固疫区、疫点拔除成果。
坚持高效用绿,不断提高生态产品价值和效能。积极探索碳汇实现路径,深化推行集体林权改革,充分发挥试点单位示范推动作用。大力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等多种形式的林下经济,发展茶叶、蓝莓、桃、梨等经济林果。依托林业龙头企业,积极发展木产品加工产业,提高深加工能力。
(舒智勇 方良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