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 2025年08月11日

8座公交充电桩场站面向社会开放

资源共享,“电亮”绿色出行路

  视频制作 单杉 陈静

  

  

  

  

  

  

  

  本报记者 单杉 陈静

  本报通讯员 张欣 张青

  

  “店附近就有充电桩,方便游客充电,我们也能在家门口享受到便捷充电服务了。”日前,位于丹徒世业洲的公交充电桩场站正式向社会开放,附近“网红”咖啡店主理人曹世平说,以后游客电车充电更方便了,停车充电时还能到店里坐坐,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

  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市6件民生实事项目提前“交卷”,“公交充电桩场站面向社会开放”就是其中之一。电车车主们离“充电自由”又近了一步。

  破壁垒优布局

  公交场站变身共享充电枢纽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逐年攀升,“充电焦虑”成为制约绿色出行的一大瓶颈。市公交公司主动作为,在保障公交车辆正常充电的前提下,错峰开放部分公交充电桩场站。

  公交充电桩场站面向社会开放这一举措并非一蹴而就。市公交公司机务技术部经理高建春介绍,2024年,市公交公司就围绕公交充电桩场站周边需求、地理位置、充电桩硬件设施及使用情况等方面进行调研,还统筹考量了安全管控、运营服务等多方面要素,以此保障对外服务过程中安全无虞、运转高效与合规经营。“2024年5月起,我们陆续开放了南徐公交充电站等6座充电场站,全年为社会车辆提供充电服务1653辆次,充电量32000千瓦时左右。”

  今年,这项民生实事继续“加码”。市公交公司进一步利用现有资源,于6月底对外开放经十五路和世业洲2座充电场站,在科学管理和错峰安排下,进一步缓解周边新能源车辆充电难的问题。

  强设施重安全

  科技赋能充电全流程保障

  在世业洲充电场站,1号桩和2号桩对社会开放,开放充电时间为6:30至18:00。虽在江中小岛上,但整个场站基础设施完好,停车位还设置了限位桩,社会车辆与公交专用分区使用,有明显标记。记者尝试插上充电枪扫码充电,充电过程快捷方便,充电时段和相应的电价、服务费也明码标出。

  记者了解到,两座新增的对外开放充电场站均建立了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针对各充电场站的安全生产要求,市公交公司会同充电厂家技术人员每月对场站所有的设施设备进行检查并记录在案,定期对电气安全进行全面的检测。”高建春介绍,“充电厂家也建立了快速响应机制,对充电桩平台进行实时监控,值班人员随时待命处理各类突发安全事件及故障。”

  惠民生助“双碳”

  资源共享彰显城市治理温度

  “打开微信‘任我充’小程序,就能看到附近场站的位置、开放时间和充电桩使用状态,导航过来直接扫码就能充电。”常州游客钱璟正巧来给车充电,她向记者展示了手机上的充电服务平台小程序,对这种智能化服务赞不绝口。

  为让更多市民享受便利,市公交公司联合业务单位,采用多平台引入流量的策略来吸引更多有需求的市民。目前包括微信、支付宝、高德在内的多家平台,均可查询场站的地址、开放时间、单价、充电桩的使用状态等信息,市民也可在各平台内进行充电结算,流程简洁方便。目前,市公交公司共计拥有45座充电场站,在保障公交车运营充电的前提下,已对外开放8座公交充电桩场站。

  市公交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张远表示,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公交充电桩场站面向社会开放更具深远意义。此举不仅切实解决了新能源车主的充电焦虑,更是通过打破公交场站的封闭性这一方式,促进公共交通资源与社会出行需求的衔接,是城市交通系统高效运转、多元协同的体现。“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持‘能开尽开’的原则,继续摸排具备开放条件的公交场站,逐步扩大开放范围,让更多公交场站成为服务市民的‘能量站’,让公共资源惠及更多市民。”

  

  记者手记

  

  “敞开大门”服务 换得群众“开心门”

  单杉

  

  依据民生需求,我市8个公交场站“敞开大门”服务市民,此举不仅是提升公共资源利用效率、解决新能源充电难题的有效实践,更以“敞开大门”式的服务换得人民群众“敞开心门”。

  公交场站的开放,不仅是一次简单的物理空间开放,更是一次社会治理创新的尝试。它启示我们,社会治理创新不仅要注重制度的完善和技术的应用,更要注重理念的转变和文化的培育。

  未来,期待开放、包容、共享的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城市治理的效能和品质进一步提升,实现政府与民众的进一步良性互动。希望越来越多“敞开大门”式的服务出现,让老百姓“开心门”。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关于我们| 广告报价|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镇江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