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 2025年09月08日

华星刀具:创新为钥,打开逆势上扬之门

  

  

  本报记者 崔宁华

  

  阶梯钻单品分类出口份额全国第一,欧美市场业务占95%以上,亩均税收超过30万元,在手订单连续多年保持高位……近年来,在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逆流冲击世界经济的背景下,镇江市华星特种刀具制造有限公司(下称“华星刀具”)以不俗的表现打开了逆势上扬之门。其背后是这家民营企业坚持创新驱动的执着追求。

  “人无我有”造就创新企业

  华星刀具位于丹徒区宝堰镇团结村,2005年创办时,创始人岳八金年届五十。上一年,因其所在单位改制,他面临着一次人生抉择。有着13年特种刀具生产经验和17年销售经历的他,最终选择回乡创业。

  “只有掌握‘人无我有’的产品,才能拥有绝对的市场优势。”创业之初,岳八金对企业就有清晰的定位。当时国内能够生产阶梯钻的厂家凤毛麟角,而阶梯钻在国际市场上是一钻难求的“香饽饽”。

  阶梯钻又名宝塔钻,一支钻头可以代替多支钻头使用,尤其是在大孔加工时可一次性完成,不需要打定位孔和更换钻头。

  岳八金起步就选择生产阶梯钻,坚持要做“人无我有”的创新型企业。其经营逻辑是通过“差异化”起步,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想得容易,做起来“大不容易”。彼时资金、厂房、设备、技术、市场都是问题。认准了目标,岳八金迎难而上。没有厂房,他用家里的住房;没有资金,他在银行贷一部分、向亲友借一部分,筹集了60多万元;没有技术,他三顾茅庐高薪聘请人才;没有市场,他不怕碰壁,一次次向外推介产品。功夫不负有心人,岳八金叩开了一家外贸公司的大门,接到了第一笔订单,总价43万元。

  至此,这家“作坊式”民营企业,开始在特种刀具领域崭露头角。

  科技创新成就“中国第一”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工具分会统计信息显示,镇江市华星特种刀具制造有限公司在阶梯钻单品分类中出口份额全国第一。

  这个“第一”,华星刀具已保持多年。岳八金告诉记者,其支撑是公司所具备的自主研发和科技创新能力。通过创新,企业拥有了“不可替代”的产品优势和抗风险的能力,即使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市场环境中,海外市场业务依然稳定,在手订单储备持续增长。

  在岳八金的天平上,保持技术领先始终是最重的砝码。记者注意到,华星刀具在发展过程中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企业研发技术人员占比超过18%,二是设备迭代升级快。岳八金说,以技术性能更优的新型设备替换老旧装备,可以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释放出乘数效应。因此,有关研发和设备更新方面的投入,华星刀具从不吝啬。

  目前,企业拥有两项发明专利,1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拥有各类先进设备280台,其中有制造业“黑科技”之称的五轴加工中心13台、四轴加工中心40余台。设备优势成就了产品品质,推动了企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了亩均税收超30万元的亮眼成绩。

  2024年,华星刀具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代际传承”延续创新精神

  2020年,岳八金的儿子岳壮豪从南京大学电子学院研究生毕业,他放弃了在外发展的诸多可能,回乡扛起“父辈的旗帜”。

  “企业传承也是一种创业。”岳壮豪对记者说,他非常认同这句话,这句话道破了接班的本质——它不仅是“担子”的简单交接,更是精神的延续。相较于父辈,岳壮豪在技术创新、创新管理模式、互联网运营思维上更具优势。他带领研发团队攻克多项技术难题,其中一种运用在表面涂层上的新技术,不仅提升了刀具的强度和寿命,还降低了生产成本,得到市场认可。基于这种前沿技术,岳壮豪进一步拓展产品领域,推出一款电缆剪,成功杀入欧美市场,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多项新技术加持下,企业市场地位得到巩固、生产效率得到提升、产品结构得到优化。岳壮豪开始谋篇布局,计划投资1.9亿元,新建厂房、购置设备,进一步扩大产能规模,达产后年产特种刀具将突破200万支,预计年销售额1.2亿元。同时,岳壮豪着手品牌建设,实施从代工模式的逐步转型,由“产品出海”迈向“品牌出海”。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关于我们| 广告报价|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镇江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