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手

镇江日报 第07版:芙蓉楼 2025年05月09日

  

  

  

  □ 蕙 欣

  半夜醒来,双手又感觉到麻木胀痛。想给身边小床上熟睡的孩子盖好被子,竟然得伸直胳膊缓一缓后才能做到。

  最近一段时间,这种从手心延伸到指尖的麻木感似乎越来越严重。之前只是在晚上睡觉时会手指发麻,现在起床后还是麻木酸胀,甚至拿起牙刷都没法坚持到刷完牙,就必须把胳膊伸直休息一会儿。开始以为是颈椎的问题,抑或是睡姿不当导致,现在看来都不是。不得已,只好去医院找医生治疗。向骨科的医生描述完症状,医生很确定地告诉我,这是腕管综合征。我很诧异,想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医生只是简单说了四个字:“长期劳损。”

  经医生提醒,回想起来,确实是自从有了孩子,这双手就不知疲倦地忙碌着。孩子刚出生后,似乎像闹钟一样准时,每隔两小时就哇哇大哭着要奶,于是周而复始地烫洗奶瓶、冲奶、把孩子抱在怀里喂奶,喂完奶后竖抱着孩子拍嗝。还有一天数次的更换尿不湿、擦洗小屁屁,再加上给孩子洗澡、换洗衣服等各种事情,白天晚上连轴转,真是忙得不亦乐乎。那时虽然累得自己睡眠严重不足,可一看到孩子那粉嘟嘟的小脸蛋,身上就仿佛充满了力量,总是忍不住把孩子抱在怀里哄一哄逗一逗。

  虽然孩子他爸也分担了很多家务事,可等到孩子一岁多时,我逐渐感觉到手腕越来越疼,最严重的时候,手腕上明显肿起了硬块,一抱孩子就疼得龇牙咧嘴。上网查询原因后,发现症状和一种名为“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非常相似。而令我惊讶的是,这种腱鞘炎还有一个名字,就是“妈妈手”。原来,很多年轻妈妈都会有双“妈妈手”,可能是因为双手操劳过多,也可能是抱孩子时动作有些紧张,手腕弯曲幅度太大造成。

  “妈妈手”,并没有让我为此感到难受抱怨,反而觉得这是对妈妈的一种褒奖。哪位妈妈不是为孩子日夜劳作,哪位妈妈不是在无私奉献呢?

  想起我小时候,父亲常年在外地工作,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母亲一手操劳。印象中,母亲的手总是很粗糙,尤其到了冬天,皴裂的手上不时出现带着血丝的伤口,母亲都是用胶带包裹起来,依然用这双受伤的手为我和哥哥做可口的饭菜,依然伸进刺骨的冷水里为我们洗衣服。母亲的手,每一个白天都在辛勤劳作,不仅忙完田地里的农活,还将全家的生活照顾得井井有条;母亲的手,每一个夜晚也不愿停息,夏日为我们赶走蚊虫,冬日一次次地为我们盖紧被子,守护着我们甜美的梦。难得闲暇时,母亲那双粗糙的手又会变得特别灵巧,给我们裁剪缝制棉衣棉裤,为我们编织漂亮温暖的毛线衣。

  这就是母亲的手,这双手默默地撑起了家庭的温暖与幸福,成为我和哥哥生活中最坚实的依靠。如果“妈妈的手”也像家风一样可以传承,我希望能拥有一双像母亲一样的温暖而勤劳的手。同时,我也希望有过“妈妈手”的妈妈都能保护好自己的双手,为孩子更好地托举起阳光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