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贡亡吴

镇江日报 第06版:西津渡 2025年09月12日

  子贡

  

  

  

  □ 冯士彦

  吴亡于越王勾践,谁人不知?没听说子贡亡吴。但却是事实。

  子贡名端木赐,卫国人,孔子的高徒。司马迁笔下的子贡(见《仲尼弟子列传》),是辩论家、外交家,成功的经商者。子贡纵横捭阖的外交才能,远在苏秦、张仪之上,千古独步,了不得!

  齐国的田常想叛乱,顾忌大族势力的威胁,就借口拓疆,攻打鲁国。孔子鼓励学生奋起保卫鲁国。子路、子张、子石挺身而出,被孔子阻止。孔子只同意子贡一个人出行。

  子贡第一站到齐国劝告田常,弃弱鲁而攻强吴。田常气愤变色,说:“您把困难的说成容易的,把容易的说成困难的,这是什么意思?”子贡回答:“我听说,忧虑来自国内,就应当攻打强国;忧虑来自国外,就应去攻打弱国。如今,您的忧虑来自国内而不是国外。您三次受封爵位不成,显然因为大臣中通不过。攻打鲁国,成功了,您也得不到一点好处。只能上使国君骄纵,下使群臣放肆。同国君疏远,同大臣竞争,您将上下不讨好,处境就危险了。因此不如去攻打吴国。即使不胜,人民战死在国外,大臣削弱于朝廷,您就上无强臣对抗,下无人民怪罪,能够孤立国君、控制齐国的便只有您了。”

  田常说:“好。不过我军已开赴鲁国,如果撤军改攻吴国,大臣怀疑我,怎么办?”子贡说:“您按兵不动,我请求出使吴国,让它救鲁攻齐,您趁势迎击它。”田常派子贡南下见吴王。这就是子贡说吴的前因或背景。

  子贡第二站到了吴国,劝说吴王:“现在,拥有万辆兵车的齐国,企图攻占只有千辆兵车的鲁国,跟吴国争强,我私下为大王感到危险。救援鲁国,可以显扬名声;攻打齐国,可以获得大利。以此安抚泗水以北的诸侯,惩罚强暴的齐国来制服强大的晋国,利益没有比这更大的了。名义上保存即将灭亡的鲁国,实际上使强齐陷入困境,聪明人不会犹豫不决的。”

  吴王说:“好。但是,被我打败的越王,栖息会稽山,吃苦耐劳,养精蓄锐,企图报复我。等我灭了越国再听您的。”

  子贡说:“如果等到那时,齐国早已平定鲁国了。大王有存亡继绝的名声,却去攻打弱小的越国,害怕强大的齐国,这不是勇敢的表现。勇者不回避困难,仁者不使受约束的人走投无路,智者不坐失良机。如果您保存越国,向诸侯显示仁德,救援鲁国、攻打齐国,威力压倒晋国,诸侯一定相继朝见吴国,那您称霸的大业也就成功了!大王如果担心越国,我请求东去会见越王,叫他出兵跟随大王,实际让越国空虚了。”

  吴王大喜,派子贡前往越国。越王隆重礼遇子贡。

  子贡说:“近来我劝吴王救鲁攻齐,他心里答应,但害怕越国,说‘等我灭了越国才行。’没有报复意图,却让人怀疑要报复,是笨拙的;想要报复,却让人知道,是糊涂的;事情没做,却让人先听到,是危险的。这三者,是办事的大忌。”

  勾践叩头再拜,说:“我恨吴王恨入骨髓,只想同他同归于尽。”问子贡咋办?子贡分析吴国形势:吴王凶残,群臣忍受不了,多次战争,国力疲敝,士兵也忍受不了,百姓怨恨,大臣内讧,伍子胥因直谏而死(彦按:不实,是时伍子胥还活着),太宰嚭执政害政。如果越王这时候出兵辅佐吴王,激发他的志气,用贵重珍宝讨他欢悦,用谦卑的辞令尊重他,那么他必定会去攻打齐国。打不胜,是越王的福气。如打胜了,吴王必定西逼晋国,我劝晋君合力攻打吴军,吴国一定会被削弱。吴国受齐、晋消耗、牵制,越国趁机攻吴,吴国一定灭亡。越王大悦,答应了。送给子贡百镒金,一把剑,两支好矛,子贡不受。

  子贡回报吴王,说越王如何恐惧,如何悔恨得罪吴国,又怎么感激吴王恩德,怎么死心塌地臣服吴王。五天后,越王派遣大夫文种叩见吴王,献上越国的珍器重宝(二十件铠甲,斧钺,屈卢矛,步光剑),并说越王愿带三千越兵随吴王出征,救援弱鲁,抵抗强齐,安定周王朝。

  吴王高兴极了,转告子贡,并问:“越王想亲自跟从我伐齐,可以吗?”

  子贡说:“不可以。大王可以接受礼物,吸收他的部队,但要辞却越王跟随。”于是吴王辞谢了越王,出动九个郡的部队北上攻打齐国。这是子贡说吴,完成向战略目标挺进的决定性一大步。

  子贡游说的最后一站是晋国。晋君听了子贡对“国际形势”的介绍,大为恐慌。子贡献计:修造兵器,休养士卒,静待事变。这是子贡救鲁的有机补充,一条互动的外交链打造完毕。子贡离晋返鲁,坐看自己精心策划、细心导演的大戏登场。

  故事的结局。吴国与齐国战于艾陵,吴胜,大量俘获;进逼晋国,同晋人战于黄池,吴军大败。越王袭吴,吴、越会战于五湖一带,吴军三战三败,国都失守,吴王死。越国灭吴三年后称霸东方。

  司马迁写道:“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一次出使,就让春秋相对稳定的格局起了大变化,打破了旧日的平衡,建立起崭新的局面。他北而南,南而北,在刀光剑影中往返穿梭,跨越黄河、淮河、长江等水系,举重若轻,游刃有余。悍将暴君,一个个言听计从,犹如他掌中玩偶。子贡“说吴”成功,是救鲁的关键。吴国之亡,能说不是被子贡的如意算盘打亡的吗?

  子贡玩的,正是孔子的智、仁、勇“三达德”理论的成功操作,要害则是抓住当权者隐蔽的心理和现实利害得失最切近的欲求。子贡的外交才能,在中国历史上罕见其匹。他出任过鲁国、卫国的相国;他善于贱买贵卖,赚大钱,最后死在齐国。

  吴文化研究,不能不顺带研究一下子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