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蔡文逸 蔡霞
打开地图,在以江为名的江西,上饶是独树一帜的存在。不仅拥有“长江之肾”鄱阳湖,还有“独西走”的信江和穿行于崇山峻岭间的饶河,在江西五大河流中独占两条,与长江“江湖相会”,成就了“上乘富饶、生态之都”的美誉。一江清水,百里翠屏。如今,与江共兴的上饶,全境纳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西段建设保护规划,武夷山入选首批国家公园,鄱阳湖白鹤保护被联合国评为“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婺源县被评为江西省唯一的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上饶人民正以“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努力把良好的生态优势源源不断地转化为发展胜势。
生命长江
一湾碧水护渔人
这里湖水泱泱,这里白帆点点,这里有满湖的蓼子花,这里是候鸟的天堂。行走在鄱阳湖中的“水上长城”——余干县康山大堤,清澈的湖水和天空交相辉映,江豚巡护船正在巡逻,不时还能看见江豚跃出水面,露出黝黑的背脊,在水中上跳下潜、追逐嬉戏。
长江江豚,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长江现存唯一的鲸豚类动物,被誉为“水中大熊猫”。今年53岁的袁文斌,是余干县鄱阳湖湿地生态保护中心江豚巡护队队长。早上7时,他和另外3位巡护员驾船一路巡护,每次来回4个小时,数一数江豚个数的增减,仔细记录下出现的时间、地点。
谁能想到,这位江豚的“守护者”,以前是一位渔民。“我从小就跟着爷爷在鄱阳湖打鱼,40多年来都以打鱼为生,没想到最后成了护渔人!”
袁文斌和江豚的故事得追溯到7年前。2017年,一头受伤的江豚被发现,插入江豚身体的三爪锚钩,深深刺痛了袁文斌的心。“我记得,20年前在鄱阳湖看到成群结队的江豚,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后来越来越少了……”于是,他组建了义务巡护队,开始守护长江江豚。也是在2017年,为保护濒临灭绝的江豚,余干县在这三江交汇处,建立江豚保护区,并设立江豚湾观豚台。
袁文斌说,现在他最开心的事,就是看到母子豚数量增多。据2022年数据显示,鄱阳湖江豚种群数量为490余头,江豚湾水域就有220多头。
江豚种群的增长,是上饶致力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上饶市始终立足生态优先、保护优先,着力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野生动植物的生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目前,已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地80处26.93万公顷,拥有685种陆生野生动物、2830种野生植物。
碧水长江
一湖清水入长江
江豚的厚爱来源于“江豚湾”的一湖清水。“从监测数据来看,鄱阳湖今年1至8月总磷均值为0.059mg/L,为近6年来最低值。”谈起鄱阳湖逐步好转的水质情况,上饶市余干生态环境局监测技术中心主任吴新胜十分高兴。
采样、监测,吴新胜围着鄱阳湖开展工作一晃就是11年。每个月,他和同事都要对鄱阳湖的水质进行例行监测。每当到了这一天,天蒙蒙亮,吴新胜就收拾好装备,奔向鄱阳湖余干水域各入河口。
可以说,吴新胜参与并见证了鄱阳湖水质的改善。“鄱阳湖的水肉眼可见的更清了。”他笑着说,江豚的回归标志着湖区水质全面向好和水生生物多样性的恢复。
鄱阳湖作为“长江之肾”,其中五分之一以上在上饶境内,信江、饶河作为江西五大干流之一,皆在上饶注入鄱阳湖。这些河流的水质是影响鄱阳湖水质的重要因素之一。今年1至7月,上饶主要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信江、饶河、乐安河以及鄱阳湖一级支流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
好成绩的背后是上饶做实“系统化保护”文章的生动实践。为维护好鄱阳湖的生态环境、改善长江流域水质,上饶市专门出台《鄱阳湖上饶湖区生态环境保护方案》,一体推进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农业面源、生态内源、船舶码头污染源“五源共治”,并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提升攻坚战,坚定推进长江“十年禁渔”,为子孙后代守护好绿水青山、蓝天净土。
与此同时,上饶还浓墨重彩书写绿色发展文章。统筹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落实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加速壮大光伏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锂电、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用数字经济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努力实现绿色化转型发展。上饶经开区江西超联光电对生产线进行智能化改造,实现了车载一号镜片年产能从1.2亿片到2亿片的跃升,抢占了全国70%市场份额;晶科能源钙钛矿叠层电池研发取得重大突破,累计26次打破光伏产品效率和功率世界纪录……上饶智造在“加数”转型中“逐绿”前行。
让“生态颜值”变“丰厚价值”,上饶还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完善望仙谷、篁岭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广“生态修复+生态旅游”模式,进一步打响“绿了青山、红了产业、美了山村、富了村民”的生态价值转换品牌,加快把上饶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和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如今,“水清江豚跃”“天净万鸟翔”,鄱湖水清岸美、渔民安居乐业的新画卷愈加清晰:2020年至2023年,鄱阳湖监测到的鱼类种类数从63种增至80余种,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恢复。
诗意长江
一眼泉水文脉长
惊彼武陵状,移归此岩边。开亭拟贮云,凿石先得泉。啸竹引清吹,吟花成新篇。乃知高洁情,摆落区中缘。
这是唐朝诗人孟郊拜访陆羽后所作诗《题陆鸿渐上饶新开山舍》。
在上饶,“茶圣”陆羽的名字,家喻户晓。一条“茶圣路”、一个“陆羽公园”、一口“陆羽泉”,都是“茶圣足迹”。
陆羽和上饶的缘分从哪来?中国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就是陆羽在上饶隐居时著就。“《茶经》一出,中国就有了茶道与茶文化,也有了上饶茶道与茶文化。”上饶师范学院副教授、国家茶艺高级技师陈剑宇说道。
1200多年前,陆羽从湖北天门沿长江而下,一路采茶品水,来到上饶,一缕“茶香”吸引他的脚步就此停留,建草庐、辟茶园、凿石井,在信江河畔客居了10年。
为了考察茶事,陆羽逢山驻马采茶,遇泉下鞍品水,深入农家,不断地访问、记录,锦囊满获。《茶经》只有7000字,短短10章,却经历了数年打磨,记载茶叶的生产历史和生产技术、源流以及饮茶技艺等,陆羽还首次把中国的儒、释、道哲学思想与饮茶文化融为一体,创造了中国茶道精神。
陆羽为什么选择上饶?陈剑宇说:“上饶地处‘北纬28度黄金产茶带’,地理位置优越,水土气候良好,加之传统制茶技艺,使得上饶茶叶品质上乘。”
上饶产茶始于唐,盛于宋。《茶经》中记录了婺源饼茶制作的程序和方法。“婺源绿茶,唐载茶经,宋称绝品,明清入贡,中外驰名”形象概括了婺源绿茶辉煌的历史。 铅山的河红茶则是中国红茶鼻祖,这里生产的“小种”与“河红”红茶,曾被西方人誉为“茶中皇后”。
无论是婺源绿茶,还是铅山河红茶,都久负盛名——18世纪,婺源绿茶已进入国际市场;万历年间,中外茶商便纷纷前来铅山县河口镇订购“河红”,有“河口茶市通天下,河红帮茶师遍中国”的说法。
时间来到现在,悠久的茶香在新时代焕发着新的生命力——“婺源绿茶制作技艺”2022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23年,上饶茶叶出口创汇7500万美元;今年1月31日,全国首个出口茶叶“大基地”在婺源县秋口镇石门村揭牌,将婺源县全域20余万亩茶园纳入备案,形成全县域“1+N”出口茶叶种植基地备案监管新模式,从源头推动茶叶种植管理水平与茶叶品质“双提升”。
文物长江
一块陶片话起源
陶片、鸟形磨制石器、穿孔蚌器、兽牙……走进万年县博物馆,一件件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出土的文物“躺”在展示台上,伴随着文字版的“解说”,让参观者仿佛看到先人正用他们的智慧劳作着。
一把土、一抔水,2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上饶万年点燃了人类陶器烧造之火。居住在仙人洞的人们用双手烧制出了目前世界所知最早的陶器。
一生致力于考古研究的王炳万,最早发现了距仙人洞800余米的吊桶环遗址,由此引来了一批批中外考古专家,他也全程参与了中外专家的联合考古。他介绍,20世纪60年代起,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先后进行了5次考古发掘,直至2012年6月29日,美国《科学》杂志发表了关于“中国仙人洞遗址2万年陶器”的文章,向世界宣告了陶器起源之地。仙人洞陶器也入选了当年世界十大考古发现。
烧土成器始于斯,野稻驯化也起于此。在对仙人洞、吊桶环遗址的考古发掘中,考古工作者们在地层中发现大量稻属植物的植硅石样本,其年代大体为距今15000年到12000年间。这一发现将世界稻作起源由7000年前推到12000年前。
一块陶片,一粒种子,讲述着上饶的岁月悠悠。
这里,是万年稻作之源,还是万里茶道第一站——欧亚大陆国际商道万里茶道在铅山县河口镇起锚,中国茶叶从这里起步,途经蒙古国、俄罗斯,传入中亚和欧洲;是千古一辩之所,也是千年读书之地——历史上有影响力的书院曾多达160余所,因朱熹、陆九渊“鹅湖之会”而闻名的鹅湖书院就在这里……上饶,坐拥“万千气象”,截至目前,拥有世界级文化品牌6项、国家级非遗项目10项、省级非遗项目67项。
这些古老的珍宝穿越时空,不仅存在于展柜里,更活在当下的生活中,与“产业”擦出绚丽火花:上万年的种稻历史成为万年贡米的文化“芯片”,让一粒粒雪白的“万年稻”越走越远,品牌价值达96亿元;“天下第一仙峰,世上无双福地”的三清山,奏响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美美与共”的最美和音,景区800多家民宿、农家乐,带动当地4000余人就业;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的武夷山,打造山水人文交融的旅游新场景,山脚下民宿遍地开花,人均年增收1.8万元。
从“保”下来,到“活”下来,再到“火”起来,因“山郁奇珍、上乘富饶”而得名的上饶,正在守护绿水青山、传承历史文脉中,在不断地探索和创新中丰富着中国式现代化的上饶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