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周雪菲)“做饭难”“吃饭难”是高龄独居老人生活的一大难题。眼下气温寒冷,幸福里崇明街道建新社区助餐点却是暖意融融,还没进屋子,饭菜的香气便扑面而来。
上午10:30,几名老人拿着饭盒早早过来,他们一边吹着空调闲聊,一边等候取餐。11时,老人们依次排队开始取餐。当天的菜品很丰富,红烧鸡、毛豆香干、清炒大白菜,还有一些粗粮食品。老人张业勤经常过来吃饭,他介绍:“这儿的饭适合老人口味,清淡软糯。我年纪大了,能在这里吃,就不用自己做饭了,很省心。”
老年助餐点建设既是老年人关心的“关键小事”,也是关乎千家万户的“民生大事”。目前,崇明街道已逐步搭建起“家门口”养老助餐服务体系,茅山、建新、葛仙社区已开办老年人助餐点,每日约有200名老人前来就餐和享受送餐服务。
此外,梅花和义台街社区的助餐点也已装修好,即将投入运营。“我们将社区的闲置办公区域腾空改建成助餐点,特别设置了打饭区、就餐区、消毒区等,餐品价格9-13元,菜品也是为老年人特别定制的。”梅花社区党委副书记王静介绍。
梅花社区助餐点位于该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一楼,宽敞、干净,屋外台阶还特别设置了方便轮椅进出的坡道。王静介绍,新建助餐点之前,他们就对社区有意向就餐的老年人做了摸底调查,包括一些重病卧床的老人名单,“我们后期还打算和辖区内的点滴配送服务党支部合作,请外卖小哥代为送餐,方便一些特殊群体。”
未来,崇明街道将继续探索不同社区助餐服务模式,切实用可口饭菜“捂热”老人心,让老年人乐享幸福“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