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看京口 2025年01月22日

“两构建 两提升”打好执法服务组合拳

京口区卫生监督所积极探索公共卫生新模式

  

  

  

  

  本报通讯员 赵伟

  本报记者 栾继业

  

  近年来,京口区卫生监督所积极探索“执法+普法+服务”模式,构建多元化卫生健康执法监督体系,以“两构建 两提升”为抓手,扎牢织密监督网络,持续优化公共卫生服务,着力提升人民健康水平。

  构建服务型执法模式,提升执法公信力

  京口区卫生监督所着力构建“执法+普法+服务”新模式,坚持在执法中普法,在普法中服务,立足“执法者+宣传员+服务员”的身份定位,以“执法+普法”同步、“力度+温度”相融、“常态+长效”共进的工作模式,推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不断增强执法公信力。

  在扎实开展“双随机”抽查、专项整治及日常监督等工作的同时,京口区卫生监督所持续推进普法宣传和指导服务嵌入执法全过程,以“蓝盾先锋·护航健康”党建服务品牌为引领,紧扣医疗机构依法执业、企业职业病防治等领域,广泛开展“蓝盾护航”执法普法活动,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注重教育引导。在打击非法游医现场,向群众宣讲非法行医的表现形式及严重危害;在美容机构,列举非法医美典型案例,向消费者普及如何选择正规医美机构;在涉及职业病危害的企业,对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和劳动者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宣传教育。

  为营造公正文明有序的执法生态,京口区卫生监督所还持续推进包容审慎监管,以江苏省卫生健康领域首违不罚清单,市、区卫生健康委涉企免罚轻罚清单为准绳,对符合条件的当事人,实施免罚轻罚,运用劝导告诫、指导约谈、上门回访等方式,督促当事人依法经营。同时,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强化行政执法事前指导和事后服务,通过座谈交流、现场指导、普法培训等,开展法律、卫生知识宣教,帮助监管对象梳理问题,建立内部管理长效机制。2024年以来,已开展职业病防治、医疗安全和重要时间节点普法活动10次,点对点送法上门监督指导3次,发放宣传材料700余份,邀请专家授课2次。

  构建“1+6+N”卫生监督体系,提升治理精准度

  为了解决卫生监督执法中存在的质效不高、执法责任落实不到位、监督整改跟进不足等问题,京口区卫生监督所着力构建以卫生监督所执法队伍为主体,以6个协管中队力量为触角,以12345热线工单、部门协同监管等多种监督形式为切口的“1+6+N”立体监督网络体系,有效提升治理精准度、覆盖面。

  为充分发挥卫生监督协管的前哨作用,京口区卫生监督所采取“五强化”措施,抓好卫生监督协管员队伍建设。6个协管中队分片区承担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和卫生监督辅助执法工作,通过对成绩突出的先进个人给予表彰,树典型、立标兵,强化典型引领。所协管考核小组通过深入基层访察民意,听取行政相对人对协管员的意见建议,强化社会监督。围绕卫生监督协管平台的信息上报和运用、职业卫生巡查监管要点等方面,每年对协管员开展培训,强化业务指导。通过建立辖区内监管对象的电子档案,要求协管员及时上报巡查中的问题,强化综合协调机制。通过建立“半年评估+年终考评+综合测评”考核机制,强化评估考核。

  此外,京口区卫生监督所通过畅通社会监督渠道、跨部门协同监管,积极构建多元共治模式。持续强化舆情监测预警,推动12345热线工单规范办理,及时做好举报、投诉材料的受理、转办和反馈,不断提升投诉举报办件效率和群众满意率。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关于我们| 广告报价|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镇江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