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宜风瑞气新丹徒 2025年02月18日

宜城街道乡村振兴项目集中签约

  

  

  本报讯(刘韵 王琦)日前,总投资5000万元打造槐荫村蝴蝶兰培育基地项目、总投资约2000万元宜城研学社农文旅项目和“艺术乡建”赋能乡村振兴项目纷纷签约落户丹徒区宜城街道。

  签约现场洋溢着共商共建的热烈氛围,丹徒区相关部门、宜城街道主要负责人与项目负责人们共同聚焦重点项目建设,结合项目规划畅谈愿景,共绘发展蓝图,以项目集中签约的务实举措开启宜城街道2025年乡村振兴的奋进篇章。区相关部门负责人认真听取了企业方案,就土地规划、政策支持、配套建设等关键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现场碰撞出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思路举措。

  据了解,槐荫村蝴蝶兰培育基地项目将聚焦产业链延伸,建设标准化蝴蝶兰种植基地、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等系列计划,着力培育“一村一品”产业新优势。项目建成运营后,预计年销售蝴蝶兰花苗近1000万株,年销售额近3000万元,带动近100人就业;宜城研学社农文旅项目将打造宜城研学社、民宿文化体验馆,建设研学基地盆景园、稻田咖啡、观光旅游、婚庆服务、餐饮服务等,计划通过打造年度“七夕”文化旅游节、特色商业街区、网红打卡墙,让乡土记忆焕发时代活力。积极打造水域环境治理、民宿开发运营,形成生态循环,提升农业经济发展质量。项目建成运营后,预计带动村及周边近百人就业,助力街道农文旅经济发展;“艺术乡建”赋能乡村振兴项目将以槐荫村“特色田园乡村”为基底,吸引人才入驻。将通过艺术展览、艺术家沙龙等形式,结合槐荫村已有艺术项目和品牌活动,每年为槐荫村设计原创作品,深入挖掘、继承和创新传统乡土文化,发现、探索和激活乡土文化的价值。

  推动乡村振兴既要守住绿水青山的生态底色,也要激活农文旅的发展引擎。接下来,宜城街道将持续加强部门联动,进一步优化槐荫区域布局、引导项目错位发展,筑巢引凤,将有情怀、懂乡村的专业技术力量引入农村。同时做好文化溯源、文化保护和历史传承,积极构建农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关于我们| 广告报价|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镇江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