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春江潮 2025年03月14日

他的诗情像江河一样汹涌澎湃

——读赵康琪诗集《倾听江河》

  

  

  

  

  

  

  □ 赵才才

  继诗集《放飞记忆》之后,赵康琪的第二本诗集《倾听江河》近日又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了,这是我市诗歌创作上的新收获。

  这本诗集共分五辑,收入诗作137首,大多数为近年来在报刊上公开发表的作品。诗集起名《倾听江河》,大概与他出生于长江与大运河交汇处的镇江,是江河之子有关。

  这不由让我想起已故诗友冯亦同《江湖河海的启示》文中的话:“江湖河海,是江苏版图上最美的风景,也是世世代代炎黄子孙赖以生存发展的生命线。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头生子’、走过了百年旅程的汉语新诗而言,‘江湖河海’既是‘源头活水’,也是它的内涵与外延、灵魂与体魄,自由奔放又扣人心弦的律动:一部在万千气象、变化无穷中放飞梦想与激情、信念和力量的‘美学教科书’。它所蕴藏的‘新知’与‘未知’,值得所有诗人用毕生的精力与才华去尝试和探索、发现与创新。”赵康琪的《倾听江河》是献给母亲河的歌,是献给故乡的歌,是献给故乡人民的歌。

  在镇江这片热土上,闻捷之后,赵康琪是最有影响力的本土诗人之一。他与王川、马温等都是我市文艺界的标志性人物。他的诗不仅频频见诸省内外报章杂志,还走进了中央广播台,亮相于大型庆典活动。他的朗诵诗已成了我市的一种文化品牌!康琪的诗构思新颖,音韵铿锵,断句奇特,辨识度高,诗行间流淌着鲜红鲜红的热血和澎湃的激情,其风格豪放。

  康琪从学生时代就开始写诗,孜孜不倦,上下求索,无怨无悔,完全称得上是“诗国忠臣”。他的诗我感觉最明显的特色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忠于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古典诗词的韵味很浓。中国是诗歌大国,诗歌像江河一样,源远流长。康琪的诗传承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他善于活用古诗词,他的诗句古典诗词的韵味十足。如“从黄鹤楼到北固山,原是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诗画长廊”“‘金戈铁马,气呑万里如虎’的千古豪情,一直萦绕你们苦读医学经典的朝暮”等。

  古典诗词中的爱国主义、浩然正气,在赵康琪的诗中体现得更加突出,他写茅山抗日根据地的系列诗篇,他写清代廉吏的长篇抒情诗,都写得大义凛然,惊天地,泣鬼神。他在《清泉丹心》中写道:“他离任携走的全部财富,除了日夜积劳的一身病痛,唯有鉴亭相送的浓情。”我在读后点评:“有第一等情怀,第一等笔墨,方能写出第一等好诗。诗人以形象、凝练的语言,穿越时空,再现了一个古代廉吏的风采,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感人至深。这是一首充满正能量的新的正气歌。”

  其次,是感情炽烈,抒情味浓。诗言志,诗的最大特点是抒情性,康琪的诗在这方面体现得特别强烈。这种浓郁的感情主要源于深沉的爱。

  赵康琪深爱着自己的祖国和家乡,歌唱祖国和家乡是他诗歌的一大主题。他饱蘸深情,讴歌了祖国的大好山河,讴歌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巨变,讴歌了新景象,新成就。长江、大运河、茅山、圌山,在他笔下都异彩纷呈,大港码头、五峰山大桥等等,都在他的诗篇中有生动形象的展示。他的祖国颂歌感情激越,开掘深,联想丰富,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

  爱人民是赵康琪诗歌的底色。赵康琪的诗坚持为人民发声,为人民鼓与呼,为人民树碑立传。《茅山之子》讴歌了时代楷模赵亚夫,《进村日记》讴歌了全国道德模范糜林,《天山情思》讴歌了援疆干部王华。《灯火万家巷》讴歌了中科院最美玫瑰李佩,《相识在一只银球的光泽上》讴歌了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张燮林……他还应市委宣传部之邀,主编了宣传我市先进模范人物的诗集《灯火》,赵康琪自己写了两首。《灯火》中诗化了的44位道德模范、时代楷模,像一盏盏灯火,闪烁着道德之光,大爱之光,智慧之光,人性之光。

  第三,与时俱进,锐意创新,意象新鲜,断句奇特,辨识度高。赵康琪虽已年过古稀,但他的诗心不老,正如马温所说,他在诗里出现时,是跳跳蹦蹦的。他的诗也如著名诗人,康琪的老师黄东成所说,诗风现代却不晦涩,重抒情但不矫情,追求实感并不乏畅想。康琪在诗句的锤炼上特别用心,颇有点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味道。

  我与赵康琪相识已近50年,他留给我最深的印象是真和纯。他待人热情似火,对我的关心、帮助多多。他为人低调,谦恭有礼,至今尊称我“老领导”,其实我一直视他为诗歌写作上的老师。现抄录一首我最近写给他的打油诗来结束此文:“椽笔凝豪气,为人最赤诚。相知五十载,携手咏新春。”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关于我们| 广告报价|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镇江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