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朱晶晶)在镇江热闹的经折巷与水陆寺巷旁边,藏着一条静谧的小巷子。它东起经折巷,西至山门口街。虽身处闹市,却仿佛被时光按下“慢放键”,成为城市中难得的“时光胶囊”,它就是——白莲巷。
白莲巷最早的故事要追溯至元代,元代始建的它,因清代巷内有一座白莲庵而得名。庵堂虽毁于战火,这个诗意的名字却流传至今。
“我从小就住在白莲巷里,小时候听我爷爷说,咱们巷子最有名的是29号,那里曾经是一位抗战英烈的故居。”市民秦先生的回忆揭开了巷子最壮烈的一页。1916年,陈怀民出生于白莲巷29号的一个殷实家庭。1932年淞沪抗战爆发后,他毅然投笔从戎。1938年,日军轰炸武汉,陈怀民驾驶的战机中弹起火,千钧一发之际,他放弃跳伞求生,毅然调转机头撞向敌机,与日军同归于尽,此时他年仅23岁。
“每次飞机起飞的时候,我都当作是最后的飞行。与日本人作战,我从来没想着回来!”这是陈怀民留给战友的铮铮誓言。如今,白莲巷29号虽已被现代建筑取代,他的名字与故事,却早已融入白莲巷的砖石瓦砾,成为这片土地上永不褪色的精神印记。与周围喧嚣的街巷不同,白莲巷保持着独特的“慢”节奏,仿佛时光在这里静止。“选择回白莲巷开店,正是喜欢它的‘慢’。”UMI咖啡店主理人赵彬亦说:“这里闹中取静,既有文化积淀,也有英雄情怀。很多客人说,来这儿坐坐,时间都慢了下来。”这位在白莲巷长大的年轻人,正用精品咖啡延续着巷子的温度。如今,茶室、手作工坊等文艺空间如珍珠般散落在巷子中,处处是惊喜。
这颗“时光胶囊”从未过期,岁月的齿轮将英雄热血与人间烟火共同封存,正等待每一位走近它的人,品读时光的层次、触摸古巷的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