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阙梅荣 张雯)近年来,句容市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始终将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作为核心目标,秉持“不唯增、不唯减、只唯实”的评审理念,不断优化评审制度,规范评审流程,严格把控评审质量,巧妙运用“加减乘除”四字策略,全面提升投资评审的效能与质量。
夯实职责,做好评审质效的“加法”。注重行业前沿知识的汲取与更新,积极参与省、市各级组织的评审业务培训,主动开展软件技能培训,确保审核人员能够紧跟时代步伐,熟练掌握新知识、新要求,以专业、规范的态度开展评审工作;严格审查工程定价的合理性、定额套用的规范性以及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坚决杜绝高估冒算、超规模、超标准等违规行为。同时,持续深化三级复核制度,通过多人多轮次的复核审查,确保评审结论的准确无误、严谨周密、合理合规。
完善流程,做好审批环节“减法”。一是以制度建设为基石,修订完善《句容市财政投资评审管理规定》等一系列制度办法,不断完善投资评审机制,使评审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二是大力推进项目送审资料的电子化进程,充分利用句容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平台,加强与建设单位的沟通协作,对资料不齐全的送审项目及时提醒补充,严格把关,实现让建设单位“少跑腿、好办事”;三是牢固树立“服务至上”的理念,科学合理地设定评审时限,督促评审中介机构及时反馈评审意见,加快项目评审进度,确保项目按时推进、不积压。
协同联动,做好部门联合的“乘法”。积极协调各相关部门,形成多方联动的强大合力,重点推进民生项目和城建基础设施项目的评审工作。与句容市发改委、住建局等部门保持密切沟通,实现信息共享,确保项目投资精准可控。并严格遵循“估算控制概算、概算控制预算、预算控制结算”的原则,召开法律座谈会,针对评审过程中的争议问题和历史遗留纠纷,共同探讨多元化解决方案,有效化解评审风险,为项目的顺利推进营造和谐稳定的环境。
阳光评审,做好廉政风险的“除法”。坚决抵制财政投资评审领域的不良风气,严格防控评审风险点,全力打造“阳光评审”品牌。通过制定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廉政风险防控机制、评审人员行为准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构建起完善的廉政风险防范体系。认真落实“两个主体”责任清单,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参加各类党风廉政建设、道德讲堂、反腐倡廉专题讲座及警示教育观展等活动,时刻为干部敲响廉洁自律的警钟。采取集体廉政谈话、个别谈心等方式,及时了解干部职工的思想动态和困惑,引导干部职工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确保评审工作风清气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