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朱庆庆 记者 朱秋霞)近日,市慈善总会召开全市社区慈善联动项目进展情况座谈会,交流今年以来社区慈善联动项目实施进展情况。记者从会上获悉,近年来,市慈善总会创新开展“家门口慈善”服务,联合民政、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市、区慈善总会以及全市社会公益组织,在城乡社区精心实施了205个慈善联动项目。
“梦想小屋”点亮希望。“梦想小屋”项目聚焦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及困境青少年,旨在为他们打造温馨的生活与学习空间。该项目已连续多年被列为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通过对房屋的改造装修,为孩子们提供独立、舒适的房间,配备崭新的家具、学习用品等。截至7月底,今年100间“梦想小屋”全部建成。目前,我市已累计建成“梦想小屋”729间,募集资金达1400余万。
“公益暑托”解除后忧。暑期对于许多家庭尤其是双职工家庭而言,孩子的看护成为一大难题。今年,市慈善总会联合团市委等部门,在全市范围内新开办了104个公益暑托服务班点,面向城乡困境青少年及新兴领域就业群体子女,提供“托管+教育+实践”一站式公益服务。全市暑托班服务点优先设置在需求集中但资源相对薄弱的城乡社区,确保最需要的孩子优先受益。目前,公益暑托服务已服务近3000户家庭,实现全市所有乡镇、街道100%覆盖。
“清凉度夏”送去凉意。2024年起,市慈善总会与民政部门联合实施“清凉度夏”慈善救助项目,为困难群众应对高温天气提供支持,每户救助对象按峰值电价一次性获赠70度电费补贴。受益对象覆盖市区在册低保家庭、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低保边缘家庭和支出型困难家庭4类低收入人群,惠及近6000户困难家庭。除电费补贴外,有关部门还同步开展关爱巡访行动,重点排查困难群众用火用电安全,并发放防暑降温物资,让困难群众在炎热的夏日感受到社会的关怀。
我市还特别关注困境留守儿童的成长,实施了“镇爱童享·慈善关爱困境留守等特殊儿童”项目。通过组建关爱联盟,开展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活动,为近500名困境留守儿童提供物质帮扶与精神关爱。如句容市的“萱草花”志愿服务项目,5年来,句容市慈善总会先后拨付126万元帮扶金。194名爱心人士加入,累计为172名结对儿童提供情感关爱、心理赋能、课业辅导等服务,为1194人次的儿童圆梦。
困境妇儿家庭也没有被遗忘。“慈善助力困境妇儿家庭精准微关爱服务”项目精准发力,针对市区75户困境妇儿家庭的实际困难,市慈善总会联合妇联组织提供生活救助、医疗救助、就业帮扶、家庭教育指导等个性化服务。通过这些精准微关爱服务,切实改善了困境妇儿家庭的生活状况,增强了他们的生活信心。
自2023年我市创新开展“家门口慈善”服务以来,全市共组织志愿者服务2900多场次,支出帮扶资金2.15亿元,惠及困难群众38.44万人次。特别是与多部门共同实施的慈善联动项目,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慈善的力量,为困难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提升了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未来,我市将继续深化慈善联动机制,不断拓展项目内容和覆盖范围,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让慈善之花在城乡社区绽放得更加绚烂,为建设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