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孙伟军)市伯先中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引导教师争做“四有”好教师。学校先后获得省思政育人特色学校、市教师发展示范基地校、市“四有”好教师重点建设团队、市“研学课堂”实验学校、市慈善文化进校园示范校、市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等多项荣誉。
学校以基层党建“书记项目”为抓手,开展党员示范岗和党员结对帮扶活动,以“玫瑰心香”党建工作室为引领,积极开展助学关爱行动,成功创建市中小学“一校一品”党建文化项目。学习师德先进,开展师德承诺,学习教师职业行为规范和法律法规,提高教师依法治教意识;开展润心行动,全面推行全员导师制。
把加速培养青年教师作为学校重点工作。针对新入职的青年教师,组织校本化入职培训并考核,考核合格方可上岗;安排教学和班主任指导老师,明确师徒工作职责,实施捆绑考核;建立“1358工程”成长记录考核本,包含教师年度发展规划、教育教学常规工作、教科研、继续教育等各项工作的标准及考核要求,让青年教师发展有章可依。组建“青年教师成长营”,开展培训或沙龙活动,收集青年教师提出的教育教学中的真实问题,由骨干教师答疑解惑,进行菜单式按需培训。骨干教师引领,同伴交流互动,解决实际问题,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为让青年教师及早站稳讲台,学校组织青年教师同课异构、说课、汇报课等活动,开展系列课堂教学研究,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学校抓实“每日议课”教研,每节课上课前备课组都要进行研讨,明确该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策略、教学时间安排等事项,保证课堂的有效性。
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引导教师研中学、研中做,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学校有省“品格提升”项目一项,“课程基地”建设、“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研学课堂”实验等市级项目三项,省市级课题在研七项。学校成立八个项目组开展研究与实践,每个项目均由市级骨干教师领衔,并组建8-10人的核心团队,各项目从申报到立项、实施、结项,有项目组团队自主分工、合作、活动,学校按照项目组需求,聘请省市级专家指导,确保项目实施和团队教师专业成长的学术支持;各项目组年度有计划、每月有活动安排和工作简报,每学期有总结汇报,每年有阶段性成果展示。
从校内到校外为教师创设专业发展平台,提供发展机遇。在校内规范开展集体备课、推门听课、教研课、每日议课、资源库建设等校本教研活动;召开教师论坛、经验交流会、读书分享会,交流教育教学经验。认真组织陕西合阳教师跟岗交流活动,并与联盟校组建学习共同体,开展研讨备课、研修培训、教学观摩等多形式的学术交流。学校成为扬州大学和江苏大学教学实习基地,教师在指导师范生的同时接受新知,做到教学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