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伍 筱
在我的记忆深处,父亲总是与书相伴。他那种对书籍的热爱,如同潺潺溪流,润泽着我们的家庭,也深深影响了我的成长。
父亲出生在一个并不富裕的年代,家中兄弟姐妹众多,生活的重担早早地压在了长辈们的肩头。但即便如此,父亲对读书的渴望从未被磨灭。在有限的课余时间里,他总是想尽办法找书来读。破旧的小人书、泛黄的文学刊物,在他眼中都是无比珍贵的宝藏。
小时候,我常常看到父亲在昏黄的灯光下,专注地捧着一本书。他的眼神里透着一种对知识的执着与热爱,仿佛周围的一切都与他无关。那时候,家里的经济条件并不宽裕,买书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父亲总是省吃俭用,定期去书店挑选他心仪的书籍。每当他捧着新书回家,脸上洋溢的喜悦如同孩子得到了最心爱的玩具。
父亲的阅读范围极广,从文学名著到历史传记,从哲学经典到科普读物,他都爱不释手。
记得有一次,我在整理父亲的书架时,发现了一本已经被翻得破旧不堪的《平凡的世界》。书页上满是父亲做的笔记,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记录着他对书中人物命运的感慨,对社会变革的思考。他曾跟我讲起,这本书让他深刻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与不易,也让他更加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在那个艰苦的年代,书中人物面对困境不屈不挠的精神,给了父亲极大的鼓舞和力量。
父亲不仅自己爱读书,还非常注重培养我和弟弟妹妹的阅读习惯。在我们很小的时候,他就会在睡前给我们讲故事。从《格林童话》到《伊索寓言》,从《安徒生童话》到《一千零一夜》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伴随着我们进入甜美的梦乡。在这些故事中,我们懂得了善良与邪恶、勇敢与怯懦的区别,也在心中种下了真善美的种子。
随着我们渐渐长大,父亲对我们的阅读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会给我们推荐各种经典书籍,并鼓励我们写下自己的读后感。
在家庭聚会上,我们常常围绕一本书展开激烈的讨论。父亲总是耐心地倾听我们的观点,然后用他丰富的知识和深刻的见解,引导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种家庭阅读氛围的营造,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遨游,也让我们的家庭关系更加紧密。
父亲的爱读书,不仅体现在他对书籍的痴迷上,更体现在他将书中的智慧运用到生活中。
他用书中的道理教导我们如何做人,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当我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想要放弃时,父亲会引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 这句话激励着我重新振作起来,勇敢地面对挑战。
在父亲的影响下,读书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在求学的日子里,还是在工作以后,我总会抽出时间来阅读。每当我翻开一本书,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坐在父亲身边,听他讲述书中的故事。那些曾经与父亲一起阅读、一起讨论的美好时光,成了我生命中最珍贵的回忆。
如今,父亲已经不再年轻,但他对读书的热爱丝毫未减。他依然会定期去书店,依然会在夜深人静时,沉浸在书的世界里。每次回家看望父亲,我都会看到他的书架上又多了几本新书。与父亲交谈时,他总能滔滔不绝地分享他从书中获得的新感悟、新体会。
多年来,父亲就像一本厚重的书,他用自己的言行举止,书写着对知识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他对读书的执着,不仅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也让我们明白了阅读的重要性。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常常被各种娱乐产品所吸引,忽略了阅读的美好。但父亲却始终坚守着自己的阅读阵地,他用行动告诉我们,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我们心灵的慰藉,是我们智慧的源泉。
我爱我的父亲,更爱他爱读书的样子。我希望自己能像父亲一样,在书的陪伴下,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一生,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重拾书本,感受阅读带来的快乐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