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姜锁平 记者 佘记其)“撒网了,拉鱼啦!”伴随着围观村民阵阵的欢呼声,渔网缓缓露出水面,被网住的鱼儿在水中活蹦乱跳。1月18日,农历十二月十九,在丹阳市吕城镇西墅村地藏王自然村村民殷祥荣承包的十亩鱼塘里,村民们正在忙着捕鱼迎接蛇年春节,现场村民的脸上个个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寒冬腊月,辞旧迎新,一场场捕鱼的年俗,正在吕城镇的各个乡村轮番上演。据了解,丹阳市吕城镇不仅是一座千年古镇,更是一个鱼米之乡,过年时,家家户户餐桌上都少不了鱼这道菜,新年吃鱼寓意着“年年有余”。因此,一到年关,打塘捕鱼就成了吕城当地的传统年俗,临近春节,打塘捕鱼更是过年前村民们最兴奋的事,往往是整个村庄村民一起出动,场面非常热闹。
在捕鱼现场,今年69岁的鱼塘承包人殷祥荣开心地告诉记者,为了今天的顺利捕鱼,早在几天前,他就开始为鱼塘抽水做准备了,他说,当初他承包鱼塘的目的,不是为了经济回报,而是为了优化村庄环境、提升村民福利。早在6年前,这个鱼塘由于缺乏人员管理,导致杂草丛生、脏乱无序,村民意见很大。殷祥荣得知情况后,放弃优越的老年生活,主动请缨,承包鱼塘,至今已达6年之久,他不仅改变了鱼塘周边的环境卫生,还为村民年终分鱼带来了福利,此举得到了村民们的一致赞誉。
当天上午8时许,记者看到数名捕鱼师傅,身穿防水衣裤,下到冰冷的水塘中负责布网,岸上的村民则负责牵网,然后将渔网从鱼塘的一头,慢慢移向到鱼塘的另一头。随着渔网范围的逐步缩小,水面上顿时呈现水花四溅,现场一片欢腾。
渔网回笼后,大多数的鱼被收入网中,鱼儿蹦跳得更加厉害了,渔网里传出了哗哗的响声,捕鱼过程中,捕鱼师傅抓大放小,小鱼被放回鱼塘,图个“年年有余”好兆头。
据殷祥荣介绍,养鱼很辛苦,养鱼成本大,尽管如此,但他始终不忘初心,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殷祥荣表示,今天刚捕上来的鱼,除了一部分卖给鱼商外,另一部分将作为年终福利,分送给全村每户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