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京彩萱 记者 翟进)为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切实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近日,京口法院审判员施正星带领审判团队,会同某银行工作人员及诉讼代理人前往被告王某(化姓)家中,就地开展案件调解工作,以“上门服务+温情疏导”架起司法便民“连心桥”。
据介绍,王某此前因突发脑梗导致身体残疾,丧失劳动能力且行动不便,治疗费用高昂,致使家庭经济陷入困境,未能按期偿还银行贷款,银行遂将其诉至京口法院。受理案件后,承办法官施正星第一时间调取卷宗,发现被告系残疾人且住所距离法院较远,到庭参加诉讼较为困难,决定上门办理此案。
在王某家中,施正星细致询问其身体状况、家庭收支及债务履行意愿,发现王某虽有意还款,但因疾病后遗症存在沟通障碍,情绪较为焦虑。施正星一方面耐心安抚王某情绪,用通俗语言释明法律规定,引导其理性面对纠纷;另一方面,联系王某的儿子来到现场共同参与调解。同时,组织银行代理人现场核查王某医疗证明、残疾材料,研判还款方案可行性。经过调解,双方就延期还款、减免部分利息等事项达成初步意见。调解结束后,施正星与王某拉起家常,叮嘱其保重身体,并留下联络方式,告知后续可随时申请和解或法律援助。
这次上门调解,传递的是司法的力度与温度;法官俯身倾听,诠释的是“如我在诉”的为民初心。京口法院将持续完善助残司法服务,让人民群众尤其是特殊群体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与司法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