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法治 2025年07月24日

虚设旺铺疯狂吸金 投资创业谨防受骗

  

  

  本报讯(徐文逸 娄琼琼 记者 谢勇)大学校园稳定的客源、高消费的频率及低成本的运营环境,成为投资创业的理想场所,但有时“一铺难求”让很多商户为此绞尽脑汁,到处奔波寻求租赁信息。于是,一些别有用心的犯罪分子嗅到“商机”,校园“金铺”成了非法牟利的“摇钱树”。日前,丹徒区检察院对一起通过捏造旺铺租赁信息、骗取钱财案件提起公诉,法院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刘强(化名)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二万元。

  案中被害人小李和刘强均为经常在校园外摆摊的商户,平时关系较好。刘强从日常聊天中得知,小李一直都想在校园里租赁一个商铺用于经营饮品。2019年年底,刘强在微信上发消息给小李,声称有内部渠道能够租到一家市内热门院校内部简易门面房,询问小李有没有兴趣。望眼欲穿的小李听到消息欣喜若狂,于是表示自己有意租赁,并私下开始筹备租金和加盟事宜。可让小李始料未及的是,刘强提及的铺源竟是其凭空捏造的。

  为获取小李的信任,刘强还详细描述了所谓“旺铺”的优越位置、巨大客流量等虚假信息。之后,刘强陆续以缴纳定金锁定商铺、找熟悉的人向学校相关领导疏通关系、重新办理营业执照、缴纳尾款等虚假理由,多次向小李索要“定金”“关系费”“执照费”。小李因渴望租到该“旺铺”,不假思索便按照刘强的要求先后多次向其微信转账,合计人民币108150元。

  可过了约定时间,所谓的“旺铺”却迟迟没有着落,小李倍感焦急,于是便通过朋友和商铺所在校方负责人联系,咨询校内门面房租售情况。校方表示,进校承包商铺需要经过招投标手续,从来没有人通过走后门租到过门面房。得到消息后,小李才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此时“好友”刘强也不知去向、无法联系,无奈便向当地公安机关报警。

  2024年11月,犯罪嫌疑人刘强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刘强到案后如实供述上述犯罪事实并积极退赃,并称骗取的款项用于其日常开销,未从事任何与租赁商铺联系、洽谈等业务。2025年4月,公安机关将该案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公诉机关认为,被告人刘强的行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以诈骗罪提起公诉。2025年5月,法院公开审理此案并作出上述判决。

  检察官提醒,面对“内部资源”“特殊渠道”等诱惑时要保持清醒,尤其是以“定金”“打点费”“手续费”等名义频繁索要钱财的情形,务必格外谨慎,必要时可通过官方渠道核实相关信息,切勿因急于求成不加甄别陷入“吸金”诈骗陷阱。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关于我们| 广告报价|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镇江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