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蒋文汇
年关将至,看到村里的人们开始磨豆腐、蒸馒头,热气腾腾地做着过年的准备,我的思绪又飘回到那遥远的童年时光,回忆起那些简单清苦却又充满快乐的过年往事。
记忆中的年,总是从热气腾腾的磨年豆腐、杀年猪、蒸馒头开始,到了除夕,家家户户便会忙着挂灯笼、贴春联,那喜庆的红色就仿佛是冬日里的一抹暖阳,瞬间驱散了寒冷和萧瑟。而我们这些小孩子,则会在大人们忙碌的身影中穿梭,偶尔也会帮忙递个东西。大家在一起嬉笑打闹,期待着新年的到来。
当除夕的夜幕降临,年就开始进入了高潮。年夜饭是这高潮的序幕,妈妈说这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顿饭,也是全家人必须团聚同吃的一顿饭。妈妈提前几天就开始准备食材,从腌制鱼、肉到宰杀家禽,到最后的包馄饨,每一样都做得热烈,做得喜庆,做出浓浓的年味。而我们姐弟几个,则会围在妈妈的身边,一边看着她忙碌的身影,一边偷偷地尝上一口刚出锅的肉食,那种满足感和幸福感至今仍让人回味无穷。
年夜饭开饭了,八仙桌上已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美味佳肴——红烧肉、红烧鱼、红烧鸡……道道都是大菜,有色有香,丰盛无比。除此以外,还极为难得地摆出了一瓶红酒,爸爸说,今天就是过年,大家都要喝一点酒喜庆喜庆。于是,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喝酒吃菜,这当中,除了鱼是不能动的,要讲究“年年有余”,其他都可以大快朵颐,饭桌上洋溢着温馨和谐又喜气洋洋的氛围。现在回想起来,那不正是家人团坐、灯火可亲吗。
我的童年时代还没有出现电视机,更没有春晚什么的文化大餐。年夜饭结束后,小村庄里便开始陆陆续续地响起了鞭炮声,那是我们最兴奋的时刻。我们会迫不及待地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鞭炮,点燃后迅速扔向空中,看它在夜空中绽放出一朵朵绚丽的火花……我们笑着、跳着,满怀着过年的欢乐和期待。
放了鞭炮后,妈妈就会拿出崭新的一元纸币,给我们发压岁钱,这真是一年到头的压轴大戏了,也是我们最最期盼的。那时候,哪容易看见一张这样的大票啊,赶紧珍藏好,姐弟几个心里乐开了花,家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我们在室外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中,不知不觉就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春节真正来到了。当窗外晨曦初升,我们又迫不及待地起床,这时,我们最开心的莫过于穿新衣服了。新的帽子、新的衣服、新的袜子鞋子,让我们从里到外焕然一新,整个人都显得精气神十足。接着就是先给爸爸妈妈拜年,然后开始挨家挨户拜年,每到一家,总会收获一把花生瓜子,几颗糖……虽然很简单,但却丰富多样,充满节日的喜庆和欢乐。等从村头跑到村尾时,新衣服、新裤子的口袋里早就塞得满满当当了……
从年初二开始,我们便轮流到亲戚家拜年团聚,一般直至正月十五左右方能轮完。其间还有各种年俗连续不断,邻近村子里分别会组织一些戏剧、杂技,还有舞龙灯,耍马灯……
回忆童年的过年往事,也让我更加懂得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2024年,春节已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正如人民网刊文所说:春节是农耕文明赐予中国人的礼物,但文化不会停留在昨日,崭新未来总是永不停歇奔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