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4年度镇江市法治惠民实事典型项目展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地各单位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始终坚持法治为民宗旨,聚焦法治领域的急难愁盼问题,实施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
- 立法护航幸福河湖 《镇江市河道管理条例》于2024年6月27日由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自2024年11月1日起施行。《镇江市河道管理条例》的颁布,重点解决河道分类标准不统一、管
- 开展“检护营商、检察护企”专项行动 深化机制创新,构建“365全周期”检察护企工作法,建设中心-工作站-联盟矩阵,持续打造“镇合意·检先行”服务品牌。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联动,一体推进检护民企、检护国企、检护外企、
- 建立“调解+仲裁”衔接机制,积极推进诉源治理 联合市委政法委、市司法局出台《镇江市“调解+仲裁”衔接机制实施办法(试行)》,引导商事纠纷分流到仲裁处理,目前,全市共设立48家仲裁服务联络点,成功分流各类民商事案件60件并全部
- “仲裁+就业”打造“多方共赢”新局面 开展“仲裁维权与就业帮扶牵手行动”,通过建立互促、联动、预警“三项机制”,施行“五快办案”模式,发挥政策宣讲员、用工服务专办员、法律法规咨询员“三大员”特效,开展“两活动一行动”
- 不动产“单元代码进合同、预告登记一键办” 利用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详细的预告登记政策解读、办理流程指南、案例分析等内容。组织“镇易登”服务先锋队,深入保交楼项目现场,为业主现场办理预告登记。深入社区、房企、中
- “镇遇非遗 与法同行”系列活动 开展“2024年度法治镇江建设宣传月暨‘镇遇非遗 与法同行’线上非遗普法作品展”,通过雕刻塑像篇、绘画书法篇、手工剪纸篇、编织刺绣篇四大板块28件/组作品,扩大非遗普法宣传的覆盖
- 安全蒲公英 应急伴你行 镇江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 创新建立“633”审批联动机制,有效降低企业许可申请问题数量50%以上。深化“532”法治服务理念,制定危化品、非煤矿山等重点行业领域“两个责任
- 校园食品安全“即诉即办”小屋 以“立足基层组织,整合力量资源,就地化解矛盾,保障民生民安”为理念,在高校食堂推广建设食品安全“即诉即办”小屋,提供“一站式”投诉窗口、“一站式”诉求分析、“一站式”科普宣传。联
- 实施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响哨”行动 夯实组织结构,打造工会特色劳动法律监督员队伍,截至目前,已实现全市乡镇(街道、园区)以上总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组织全覆盖,全市已建会基层单位劳动法律监督组织覆盖率达50%,培训劳动关
- 容缺办理 提升税务服务新温度 向司法拍卖当事人精准推送涉税政策,广泛开展税务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政策宣传。与镇江市中院建立法税协作机制,在合理把控风险前提下推行契税纳税申报容缺办理,定期共享掌握司法拍卖案源信息
- 提前介入、全程指导,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推进企业开办“全链通”平台建设,实现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不见面”,实现新开办企业4个环节在0.5天内完成。打造“全生命周期”服务链条,持续推进“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打通项目
- 宁镇“两市一窗”公安政务服务同城化示范品牌 建成全国领先、全省唯一的宁镇“两市一窗”宝华警务室公安政务服务同城化示范点,在全省范围内首次打通市域壁垒,有效解决两地居民办证远、往返跑、办事难的突出问题。“两市一窗”综合服务窗
- “访调援”工作法,多方联动解民忧 依托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一站式”平台和茅山风景区“融合法庭”,建立“访调援”流转机制,通过一站式受理、分类处置、尽心协助三个步骤,实现信访、调解、法律援助的无缝衔接。组建“易和
- 打造“法庭+”基层矛盾纠纷调处模式 建成镇、村级“融合法庭”54个,深度融合镇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平台和村级工作站,实现纠纷联合化解、预诊评估、诉前调解、调解培训指导等功能聚合。72名法官、法官助理深入全市8
- “向日葵”普法护苗品牌 探索构建“1+1+N”(即1个领导小组,1支青年志愿服务队,N家联合单位)融合普法模式,组建了一支由年轻法官、法官助理、江苏大学法学院学生组成的“向日葵”青年志愿服务队。定制“情
- “京苗”关爱工作站 打造“在职+退休民警”的老中青服务队,组建“反诈宣讲队”“安防培训队”“巡防队”小分队,建立“京苗”关爱工作站,以“帮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导向,为未成年人提供关爱与帮助。成立“
- 探索建立涉企“前瞻式”联动执法机制 梳理14家执法主体近5年来12365项涉企行政执法检查清单,聚焦投诉举报高频事项,梳理形成涉及安全生产、生态环境、城市管理等领域的4大类8条问题清单,实现销号管理。整合市场监管、
- “宜享”——汽车消费纠纷诉源治理及多元联动化解 建立多元联动解纷机制,形成了“行业自解+行政调解+专家帮解+司法调解”四级联动化解平台,建立全市首个汽车消费维权多元化调解中心工作站。成立由法律从业者、技术专家组成的“汽车消费纠
- 法润民心·“典”亮官塘 打造“家门口”的法治阵地 全新打造润州区首个以综合性法治宣传为主题的小区内部法治文化广场,创新谋划“一廊、一桌、一地、一队伍”的特色普法模式,形成了法治长廊入人心、议事小桌促调解、文体场地常宣传、法治队伍
- “宜税行”“宜站式”高效办成一件事 推进办税服务厅职能转型,设置税费争议调解室,调整线上办税功能布局,增强办税体验。组织开展税费政策入企下乡、邀请税费服务体验师和社区网格书记进入大厅体验,广泛收集问题建议,明确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