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句法萱 本报记者 翟进
在审判的舞台上,每一个案件都是一部法治剧本,每一位法官都是一名法治故事的讲述者。日前,记者从句容法院了解到,该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立足本职、担当作为,通过一个个案例、一次次普法,将法治的声音传递到辖区的每一个角落,传递着公平正义的力量,奏响了法治建设的强音。
立足审判主业,让法治故事深入人心
法院的审判工作,犹如一座蕴藏着无数法治故事的宝库,每一个案件的背后,都是一段鲜活且深刻的法治故事。
“社保给我的生育津贴和营养补助费都被公司扣了”,2024年9月,一起产假期间被截留生育津贴并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案件在句容法院开庭,庭上,原告林某如是表示。据了解,林某在职期间生育生产,社保部门将其应享有的生育津贴及营养补助费支付给其任职公司,该公司却只向其支付了一部分,并于次日解除了与其的劳动关系。林某在不服仲裁结果后诉至句容法院。
法院认为,生育津贴及营养补助费是国家给予女职工的意向特殊保护,待遇享受主体是劳动者而非用人单位,该公司应当足额向林某给付,同时,该公司在林某产假期间违法与其解除劳动关系,依法应向其另行支付赔偿金,据此,句容法院判决该公司返还截留生育津贴并支付赔偿金,维护了女职工合法权益。该案也获评2024年度镇江市劳动人事争议十大典型案例。
创新普法形式,使法治故事有温度
为了让法治观念如春风化雨般浸润人心,句容法院积极创新普法形式,让法治故事充满温度,易于被大众接受。
线上,通过“两微一端”定期推送典型案例等,利用抖音平台常态化开展“见‘镇’执行暖心行动”等执行直播活动,句容法院抖音粉丝数和影响力居全省基层法院首位。在直播中,法官们结合案件深入浅出地讲解法律知识,解答网友们提出的各种法律疑问。
线下,以“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活动。2024年初,句容法院组建了“法润青春”宣讲团,借助法院开放日、巡回审判、“一学校一法官”机制,开展“讲好新时代法治故事”等宣讲活动50余场次。依托后白人民法庭法治教育馆、下蜀人民法庭“沐正苑”、白兔人民法庭法文化广场,深化青少年法治实践、党风廉政警示教育、司法助力乡村振兴和普法宣传等示范基地建设,向辖区村(社区)、行业协会等共享司法资源,每年接待1500余人次,后白人民法庭的法治教育馆被评为“句容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
“参加这次研学活动,让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也更加懂得了法治对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意义,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法律知识,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日前,一名参加句容法院后白法庭“与法同行”青少年法治研学活动的中学生如是说。
凝聚多方力量,绘法治故事同心圆
讲好新时代法治故事,绝非法院一家之事,需要凝聚全社会的多方力量,共同绘制法治故事的同心圆。
句容法院始终重视加强与媒体的合作,通过主流媒体的深度报道,将那些具有重大法治意义和社会影响力的案例呈现给更广泛的受众,引发社会各界对法治建设的关注与思考。《“三员”机制推动司法党风廉政建设》、联合句容市团委、句容市教育局制作的《预防校园欺凌从我做起》微视频被学习强国平台采用,《尾随前车进小区 道闸砸伤谁担责》等案例被省级媒体刊登。
为拓宽宣讲渠道,切实推进纠纷前端预防,句容法院深入推进“审务进基层、法官进网格”,与基层治理单位有效对接,以案例讲评、交流研讨、集中授课等形式为人民调解员、村支书开展各类指导和培训40余次,让法治理念全面融入基层治理实践。
讲好新时代法治故事,是一场没有终点的征程。句容法院正以坚定的步伐,以踔厉奋发的姿态,努力让法治的光芒照亮社会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