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朱洁 记者 翟进)人无信不立,企无信不兴。日前,扬中法院发布一起涉企纠纷典型案例,弘扬诚实守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据介绍,2023年7月,经扬中法院主持调解,王某与匡某买卖合同纠纷一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由匡某一次性履行还款11000元。后因匡某未按调解协议履行,王某遂向扬中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立案后,扬中法院向匡某送达执行文书,并对匡某名下资产进行全面查控,发现匡某有多起作为被执行人的案件,执行人员电话联系匡某,匡某表示:“钱肯定是要还的,前两年投资生意,亏了不少钱,心灰意冷没有及时还上,现在我已经有了固定工作,分几期一定还清。”
2024年10月,在扬中法院主持下,双方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截至目前,匡某已分期还清欠款,该案全部执行完毕。
诚信,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一个人只有具备诚信的价值观,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和信任。一个社会只有倡导诚信的价值观,才能建立公正、公平、正义的社会秩序,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执行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面对守信被执行人,应当给予一定的宽容,在采取强制措施时尽可能减少对被执行人的不利影响,给守信者留出弥补空间,帮助其“重新启程”。